追出。
朕走出大帐,望着这片广阔的草原。狼居胥山巍峨耸立,斡难河水静静流淌。这里,曾是多少中原王朝的噩梦之地。
今日,朕踏足于此,却非为了征服,而是为了终结百年纷争,划定真正的北疆。
“传令下去,就在此地,召集所有尚未远遁的部落头人。”朕对随行官员道,“告诉他们,朕,大夏天子,欲在此地与草原各部,重定盟约!”
朕要的不是臣服,而是秩序。一种基于互市、法治、而非刀兵掳掠的秩序。
三日后,斡难河畔,昔日王庭之地,召开了前所未有的“忽里勒台”大会。数十个大小部落的头人怀着忐忑、敬畏、好奇等复杂心情,聚集于此。
朕没有坐在汗位上,而是与众人一样,坐在铺着毡毯的地上。面前摆着从中原带来的茶叶、盐巴、丝绸,以及从俄罗斯人那里缴获的伏特加和望远镜。
“今日召集诸位,非为炫耀兵威,更非为了奴役。”朕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巴特尔倒行逆施,引狼入室,致使草原生灵涂炭,此乃尔等亲眼所见。”
头人们沉默着,许多人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巴特尔的统治本就不得人心,更何况还引来了更可怕的俄罗斯人。
“朕欲与草原,订立新约。”朕继续道,“开放互市,公平贸易,朕的商人带来茶盐铁器,换取你们的牛羊马匹。划定草场,禁止私斗,若有纠纷,可由双方官府依新法定夺。朕将在漠南漠北设立都护府,护商路,惩盗匪,亦监督盟约执行。”
朕开出的条件,远比俄罗斯的掠夺和巴特尔的压榨要优厚得多。头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眼中渐渐有了光彩。
“然,”朕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若有谁再敢勾结外敌,侵扰边塞,或阳奉阴违,破坏盟约……巴特尔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朕的兵马弩箭,随时可再临草原!”
恩威并施,胡萝卜加大棒。
经过一番商讨和权衡,绝大多数头人都表示愿意接受盟约。朕当即令随行文官起草盟约条款,与各部头人逐一用印(或画押)确认。
与此同时,追击哥萨克骑兵的队伍也回来了,虽未全歼,却成功俘虏了一名受伤的哥萨克百夫长和几名士兵。
朕连夜审讯。那百夫长起初还十分硬气,但当朕拿出那份割让土地的条约草案,并用生硬的俄语点出几个关键地名和条款时,他彻底震惊了,最终崩溃地吐露了一个重要情报:俄罗斯之所以急于扶持巴特尔,甚至不惜派出哥萨克精锐,是因为他们在更北方的西伯利亚发现了巨大的金矿和一种名为“黑金”(石油)的矿脉,急需打通南下的安全通道,并寻找廉价劳动力!
又是黑油!朕心中巨震。俄罗斯对其重视程度,远超朕的预料!
“看好他们,这些都是重要人证。”朕吩咐道。
处理完漠北事宜,朕并未久留。留下部分军队驻守漠南新建的都护府,并委任了一位归顺的大部落头人暂时代理漠北事务后,朕率领主力,押解着俘虏和缴获,开始班师回朝。
漠北之行,战略目标已然达成。巴特尔政权覆灭,草原暂安,与俄罗斯的较量暂占上风,更获取了至关重要的情报。
然而,朕的心却并未轻松。京城的暗流,南方的隐患,俄罗斯的野心,以及那无处不在的“黑油”……未来的路,依旧布满荆棘。
大军凯旋,旌旗招展。但朕知道,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