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递出一份范本:竹简长九寸,宽一寸二分,行标题,次行列时日、地点、事由,末行署名与密级。
藏简必须使用特制竹节,内壁涂蜡防潮,外刻编号,由专人核验。
传递路径严格遵循“竹符—粉书—口信”
三级机制,不得越级直报。
韩谈接过范本,沉声应诺。
他知此令一出,影密卫将彻底脱离赵高旧制,转为直属于陈砚的耳目网络。
他退出密室,立即召集亲信,分派任务。
冷宫井设夜值两人,专司收;少府库建密档房,分类归档;边郡节点由浑天仪商队轮替,每七日交接。
五日后,份标准化情报送达。
竹简编号“影一〇三”
,内容为:“河东仓廪查实,存粮较账册少三成,仓令与盐商勾结,以粮换盐,暗输境外。”
陈砚阅毕,未动怒,亦未下令缉拿。
他将竹简归入“河东”
格,取出炭笔,在沙盘上再钉一枚铜钉,连向陇西与关中。
三钉成势,隐隐指向北方。
他取出浑天仪,调整陨铁芯角度,光斑投射于沙盘之上,恰好覆盖七处节点。
光路所经,皆为情报必经之路。
他凝视片刻,低声自语:“民力将竭,吏治崩坏,若不早察,祸起萧墙。”
此时,云姜正在太医署整理新一批疫报。
她将三村数据与边郡病例对照,现陇西病患多有腹泻、热,与水源污染特征相符。
她提笔欲报,忽觉笔尖滞涩。
她换了新笔,仍感不适。
她取出听诊器,贴于案面,轻叩三下。
声波震荡,竟与沙盘方向一致——有人正在调阅数据。
她未抬头,只将情报重新誊录,按标准格式填写,末尾署名“医官云姜”
,密级“二级”
。
她将竹简封入特制竹管,交予前来取件的影卒。
影卒离去后,她取出药囊,翻找片刻,将鸩羽移至内层,取出一枚普通银针,插入髻。
密室中,陈砚接过新报,展开竹简。
他看罢,将情报归入“陇西”
格,随即取出竹简,续写“影布天下”
图。
第七枚铜钉落下,七点连成星图。
他敲击案几,节奏渐密。
沙盘上,光斑流转,细线纵横,七处节点如脉搏跳动,无声而持续。
他起身,取过竹片匕,划开左手掌心。
血珠渗出,他未包扎,任其滴落于沙盘中央。
血滴沿细线蔓延,缓缓流向七处节点。
第一滴抵达冷宫井,第二滴触及少府库,第三滴渗入骊山陵。
他盯着血迹,忽然开口:“若有人观我,必见我所行,非为私欲,乃为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