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黎曼猜想的框架——从一个“静态的”
函数分析,转向一个“动态的”
结构生成论!
这仅仅是一个方向性的模糊灵感,距离形成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数学定义和定理,还有着十万八千里的遥远距离。
其中蕴含的困难,可能比他之前遇到的所有障碍加起来还要巨大。
但是,这不一样了!
之前是在迷宫般的无数条死胡同里打转,而此刻,他仿佛在密不透风的墙壁上,终于瞥见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可能通往外部世界的光亮!
尽管这光亮如此微弱,如此飘忽不定,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张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腔因这突如其来的突破性灵感而微微起伏。
他放下红色记号笔,没有立刻开始疯狂的演算,而是再次后退一步,双臂环抱,重新审视着那块仿佛被赋予了新生命的白板。
眼神中的疲惫被一种极度专注的锐利所取代,之前的滞涩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汹涌澎湃的思维活力。
一个半月的沉寂与探索,无数次的失败与徘徊,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第一道突破性的微光。
他站在深渊之畔,终于窥见了第一缕星光,指引着方向。
长夜未尽,但探索的火焰,已然在他眼中,熊熊燃烧起来。
他知道,最艰难,也最激动人心的部分,现在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