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表达了对家乡展的关心。
“t县是我的根,看到家乡越来越好,我由衷地高兴。
各位领导为家乡展殚精竭虑,辛苦了。
今后但凡有我能出力的地方,一定尽力。”
他的话语真诚而有力,让县领导们倍感欣慰。
随后,小学和初中的校长和几位当年教过张诚的老师也来了。
老校长头花白,但精神矍铄,看着张诚,激动得眼眶湿润。
“小诚啊……不,张诚博士,看到你今天取得的成就,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你是我们学校走出的最优秀的学生,是全体师生的榜样!”
曾经教过张诚数学的王老师也感慨道:“当年就知道你这孩子不一般,脑袋瓜灵光,问题问得都跟别人不一样。
没想到,你能走到今天这个高度!”
面对老师,张诚表现得格外恭敬。
他亲自搀扶老校长坐下,为他斟茶,认真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和回忆。
他动情地说:“校长,各位老师,你们永远是我的老师。
没有当年你们的悉心教导和启蒙,就没有我的今天。
小学和中学的基础教育,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培育之恩!”
他还详细询问了学校现在的展情况,并表示愿意为母校的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t县一中的新任校长和几位骨干教师也前来拜访。
他们带来了全校师生的新年祝福和敬意。
张诚同样热情接待,与他们就中学教育、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愉快的交流。
无论是面对位高权重的领导,还是面对淳朴的乡亲和尊敬的师长,张诚始终保持着同一副面孔——谦逊、和煦、真诚、有礼。
他的待人接物,如春风化雨,让人如沐春风,丝毫没有因为身份的巨变而有任何区别对待。
这份源自内心的修养与定力,让所有前来拜访的人,在离开时都交口称赞,不仅佩服他的学问,更敬佩他的为人。
夜幕降临,喧闹了一天的院落渐渐安静下来。
送走最后一波客人,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炕上,看着电视里播放的迎新春节目,吃着自家炒的瓜子和花生,聊着家常。
窗外,是零星的鞭炮声和清冷的月光。
窗内,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暖的灯火。
张诚看着父母脸上满足的笑容,听着弟弟叽叽喳喳的话语,感受着这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站在国际学术巅峰、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少年天才,他只是一个归家的游子,一个父母的儿子,一个弟弟的哥哥。
这人间烟火的温暖,这血脉亲情的牵绊,或许,正是他无论行走多远,攀登多高,都始终能够保持内心沉静与谦和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这个春节,因为他的归来,显得格外圆满,也因他的存在,将这份属于黄土地的淳朴与温暖,悄然传递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