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九日,周六。 清晨,天色微明。
北平城从沉睡中苏醒,街巷间弥漫着早点摊的烟火气。
林怀安(郝楠仁)却已穿过清冷的街道,提前回到了中法中学空旷的操场。
周末的校园,寂静无人,正是加练的绝佳时机。
昨日国文周测的“乙下”成绩,像一剂强心针,证明了他的学习方法是有效的。
但这并未让他松懈,反而更清醒地认识到:
要实现“升甲班”的宏愿,体能短板必须补齐!
甲班对体育成绩亦有要求,且强健的体魄是高强度学习的根本。
他牢记谭师傅“循序渐进”的教诲,制定了首个周末强化计划:
晨间(6:00-7:30):专注跑步,不再盲目追求速度,而是运用呼吸法,逐步增加距离和负重(沙袋重量微调)。
上午(9:00-11:00):基础力量训练。俯卧撑、深蹲、引体向上(利用操场单杠)。
核心原则:不再与别人比,只与昨天的自己比。
目标朴素却坚定:“今天,比昨天多完成一个!”
下午(16:00-17:30):协调性与耐力综合练习。折返跑、高抬腿、变速跑。
周六的训练异常艰苦。
每一次力竭后的额外挣扎,都伴随着肌肉的灼烧感和意志的呐喊。
汗水浸透衣衫,滴落在煤渣跑道上。
空旷的操场见证着他的孤独与坚持。
没有观众,没有喝彩,只有与自己极限的默默较劲。
四月三十日,周日。
重复着近乎自虐的训练。
肌肉酸痛加剧,但他咬牙坚持。
他发现,当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呼吸和动作要领时,痛苦似乎可以被隔离。
这种专注于身体本身的感觉,带来一种奇异的掌控感和内心平静。
【叮!周末持续高强度训练,体能(耐力)经验+15,体能(力量)经验+10。】
【“飞轮效应”体能分轮惯性显著增强。】
系统的提示,是对他汗水的最好肯定。
周日下午训练结束,林怀安拖着疲惫却畅快的身体走回宿舍。
路过走廊的玻璃窗时,他无意中瞥了一眼自己的身影。
他忽然发现,自己的姿态似乎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变化。
以往那个总是含胸驼背、眼神游移的孱弱身影,如今虽然依旧瘦削,但脊背似乎挺直了些,肩膀打开了,走路的步伐也多了几分沉稳的力量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