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力高达4o的林天鱼处理这些无聊的文件还是很快的,不到一个小时就直接批阅到了最新的报告。
那是来自b-13号建筑工地,由那位被派去处理工运的陈政委亲自撰写、连夜提交的《关于b-13号工地近期不稳定因素处置及试点工人联合会筹备工作的阶段性总结报告》。
林天鱼的眉毛微微一挑,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些许。
正餐来了。
他饶有兴致地点开那份附件多达上百页的详细报告,整个事件的全貌,如同被最高明的导演用蒙太奇手法剪辑出的纪录片,彻底展露在他的眼皮底下。
这份报告写得相当有水平,完全不像是一个刚刚才从旧时代官僚体系里转型过来的干部能写出的东西。
通篇没有半分邀功请赏的浮夸辞藻,只有冷静的分析、详实的数据、以及对整个事件从酝酿到收尾的、堪称“教科书级别”
的复盘。
报告的第一部分,开门见山地给出了定性:那场看似由“改善伙食”
引的集体怠工,其本质,是一场由「特殊监察对象“利亚姆·贝克”
」在幕后策划、煽动,旨在试探新生政权底线,并以此为筹码进行政治博弈的“有组织行动”
。
“嚯,觉悟很高嘛。”
林天鱼看着报告里的措辞,忍不住在心里给这位陈政委点了个赞。
报告的附录里,详细罗列了政委工作组在这场风波彻底爆前的两周内,所做的所有准备工作。
早在工地上出现第一丝“工运”
苗头的时刻,陈政委的团队就已经悄无声息地展开了调查。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以“考察生产进度”
、“关怀基层同志生活”
的名义,混迹在劳工之中。
一份长达数十页的《b-13号工地主要煽动分子背景审查与心理侧写分析》被附在了报告的最后。
工作组几乎把那几个跳得最欢的前海盗头目、前部落战酋的儿子,祖上三代干过什么勾当都给扒了个底朝天。
“‘黑沙’前二号头目,性格暴躁,有勇无谋,容易被煽动,但对‘承诺’与‘利益’高度敏感,可通过物质奖励进行分化……”
“‘血牙’部落前任战酋之子,在部落中威望较高,对‘荣誉’与‘地位’的渴望远物质,可通过授予其‘名誉性’职务进行安抚……”
林天鱼甚至能想象出,陈政委和他的小团队,在某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打着灯,对着一张张画满了关系网和性格分析的草图,激烈讨论着该如何“对症下药”
的场景。
而关于利亚姆·贝克,这份报告更是给出了一个虽然缺少关键信息,但逻辑上却惊人准确的侧写。
「……‘特殊监察对象’(利亚姆·贝克),其行为模式与普通劳改犯存在显着差异。
此人受过高等教育,逻辑清晰,具备极强的煽动能力与组织能力……」
「……此人行事风格,与我们接触过的任何帝国贵族或联盟商人都截然不同。
其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是一种源于绝对自信的精英意识。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成长于某个远比‘破碎帝国’更加强大、制度也更加完善的势力……」
陈政委的团队,显然不知道利亚姆那显赫的现实世界背景。
在他们看来,这个金碧眼的年轻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浑身都是谜。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用最古典,也最有效的方式——观察、记录、分析——为这个神秘的“特殊个体”
,建立起了一个惊人准确的心理模型。
「……鉴于该监察对象由最高执行官同志亲自指定,其身份特殊,行动目的不明。
在未接到中央明确指示前,任何过激的弹压行为,都可能导致无法预估的连锁反应。
因此,我部在过去数日内,采取了‘外松内紧’的观察策略,放任其进行组织与煽动,旨在充分暴露其真实诉求与最终目的……」
看到这里,林天鱼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想起了三天前,自己正跟江心月在戈壁滩上玩“合成大火箭”
的之前,收到的那份请示。
当时他随手批了句“让他闹,正好也让委员会的同志们练练手”
,便把这事儿给抛在了脑后。
现在看来陈政委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