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人,根本就不是在“请示”
,他们是在“确认”
。
他们早就把全套的解决方案给做好了,连利亚姆可能会有的几种反应都预判到了,就等他这个最高领导点个头,给他们一个名正言顺的行动授权。
这帮人,不是在被动地等待命令,而是在主动地创造执行命令的条件。
「……通过对其日常行为的长期观察,我们现,此人对物质条件的艰苦并不十分在意,其精神韧性远常人。
他之所以冒着巨大的风险,策划这场工运,其真实目的,绝非为了改善自身的劳改待遇。
我们推断,他必然怀揣着某种更加宏大、也更加迫切的‘任务’。
这个‘任务’的重要性,甚至过了他自身的安危与自由。
他之所以还留在这里,并非因为他无法离开,而是因为他‘必须’留在这里,完成他的‘任务’……」
林天鱼那双本还带着几分慵懒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真正的惊讶。
虽然陈政委他们不知道【幻想】和“主线任务”
的存在,但他们通过最纯粹的逻辑推演,竟然精准地抓住了利亚姆最致命的软肋——他不能走,他输不起。
「……因此,针对该监察对象,任何形式的物理惩戒或思想批判,都无法从根本上瓦解其意志。
唯一有效的策略,便是将其‘任务’作为我们与之博弈的核心筹码。
他想通过制造混乱来获得谈判的机会,那我们就给他这个机会。
但他想谈的,和他能谈的,必须由我们来决定……」
后面的内容,林天鱼已经大概能猜到了。
陈政委的报告,后半段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民主选举”
与“干部培训”
这两个组合拳,兵不血刃地瓦解了利亚姆的群众基础,并将这场潜在的暴动,转化成了一场充满了“先进性”
与“组织性”
的基层干部选拔活动。
整个过程,滴水不漏,堪称阳谋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