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专门来杀高澄;更有甚者,说高家要倒台了,天下即将大乱。
官府的人拿着兰京的画像四处搜捕,却连一点踪迹都找不到。
高澄被抬回府中后,太医们围着他忙前忙后,府外挤满了文武官员,却没人敢擅自做主。
高澄生死未卜,而执掌兵权的渤海王高欢,还远在邺城处理政务,一时半会儿根本赶不回来。
高府内院,一间雅致的书房里,却透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平静。
高洋坐在窗前,手里捧着一卷兵书,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少年清瘦的轮廓。
“二公子!
不好了!
外面都乱套了,您怎么还在看书啊?”
幕僚赵彦深慌慌张张地冲进来,焦急的说道:“丞相大人还在昏迷,渤海王又没回来,那些官员都在府外吵着要见主事的,再这么下去,晋阳就要乱了!”
高洋缓缓放下书,抬起头。
他的眼神异常平静,没有丝毫慌乱,仿佛外面的混乱与他无关。
“慌什么?兄长遇刺,人心浮动是必然的。
但越是乱,我们越要稳。”
赵彦深愣住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高洋。
以往的二公子,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唯唯诺诺,可此刻,他眼中的镇定和条理,竟让赵彦深瞬间安定了几分。
“当务之急有三件事。”
高洋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晋阳地图前,手指地图说:“第一,控制高府和晋阳的四大城门,立刻宣布全城戒严,禁止百姓随意出入,防止谣言扩散;第二,找到司马子如大人,他是父亲的老部下,伤势不重,让他出面安抚官员和百姓,稳定人心;第三,调动府中卫队,秘密搜捕刺客兰京,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每一句话都条理清晰,每一个安排都切中要害。
赵彦深看着眼前的少年,心中只剩下震惊,原来所有人都看错了,这位二公子,根本不是什么平庸之辈,他只是一直在蛰伏!
“属下这就去办!”
赵彦深不再犹豫,躬身行礼后,快步走出书房,按照高洋的吩咐行动起来。
书房里,高洋盯着地图上晋阳城的西南角,那是一处贫民窟。
兰京是南朝人,在晋阳无亲无故,刺杀后肯定不敢去繁华地段,最有可能躲在这种鱼龙混杂的地方。
“兰京,你跑不掉的。”
高洋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拿起挂在墙上的佩剑,大步走出书房。
这盘乱棋,该由他来收拾了。
高洋率卫队悄然包围了贫民窟。
“二公子,这里住户太多,要是惊动了刺客,他要是挟持百姓怎么办?”
卫队统领低声问道。
高洋勒住马,沉声道:“分成十组,每组三人,从不同方向进入,逐个排查。
动作轻一点,遇到可疑人员先围起来,不要擅自行动。”
卫队迅行动起来,如同猎豹般潜入贫民窟。
高洋则带着两个侍卫,慢慢走在狭窄的巷子里。
这里的房屋破旧不堪,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偶尔能听到孩童的哭闹声和妇人的咳嗽声。
不多时,在经过一间破旧的柴房时,突然听到里边传来轻微的动静。
高洋悄悄靠近柴房,透过柴房的缝隙,他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男人正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块干硬的饼子,正是兰京!
高洋猛地踹开柴房门,房中的兰京猛地站起身,盯着高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又是你们高家的人!
我杀不了高澄,就先杀了你!”
说罢,挥着匕朝高洋扑来。
高洋早有准备,侧身躲开,同时拔出佩剑,剑尖直指兰京的胸口。
兰京转身又要攻击,却见高洋的剑已经到了眼前,他慌忙格挡,“当”
的一声,匕被剑弹飞,手腕也被震得麻。
高洋一脚踹在他的胸口,兰京重重摔倒在地,不等他爬起来,高洋的剑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随后,高洋让人将兰京押到城门处,当众斩杀。
当兰京的级被悬在城门上时,整个晋阳都沸腾了,刺客伏法,危机解除!
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看着城门上的级,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平息乱象的次日,高洋身着玄色朝服,步入高澄昔日理政的丞相府正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