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其他类型 > 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 > 第74章 白药

第74章 白药(1 / 3)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武侠世界,我自带熟练度面板 雨后听茶 快穿:心机美人绿茶指南 城里的魔法师 开局复刻校花神级天赋,她反手提剑上门 开局末世:我的旅馆是顶级庇护所 我的废物异能是领域之冰 闪婚后,才知黏人老公来头不小 大唐首席谋士 长生:从炼气开始熬死诸天

一九一三年十月的昆明,

三年了,自从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唐启从二十一世纪的军工研究所穿越到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已经整整三年。

"

大人,药监局的李局长到了。

"

秘书在门外轻声禀报,带着浓重的川音。

唐启收回思绪,整了整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让他进来。”

李德全是个精瘦的中年人,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一进门就掏出手帕擦汗:"

总督大人,您要的青霉素生产报表我带来了,只是"

他欲言又止,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不安。

"

只是什么?"

唐启接过报表,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上面显示昆明制药厂上个月的产量仅有预计的六成。

(昆明制药厂的历史可追溯至1381年,其前身是明清时期的传统中药作坊。

1826年,昆中药以“体德堂”

等字号开始规模化生产,成为昆明市中药材加工厂。

1956年整合为昆明市中药材加工厂,2ooo年改制为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

"

洋人那边"

李德全咽了口唾沫,“礼和洋行的代表放出话来,说咱们把青霉素国内卖这么便宜,是坏了行规。”

唐启冷笑一声,将报表重重拍在红木办公桌上,震得茶杯里的茶水溅出几滴:"

行规?他们用十倍价格盘剥中国人的时候,怎么不讲行规?"

他站起身,在铺着云贵川三省地图的桌前踱步,皮鞋在地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

唐启走到窗前,看见总督府大门外聚集了十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卫兵正在阻拦。

“怎么回事?”

"

回大人,"

小张快步进来,“是个苗族妇人,非要见您,说是来送什么锦旗。”

唐启心头一动。

上个月他力排众议推行的《西南八省全民医疗保障条例》刚刚颁布,难道这么快就有反馈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下了楼,卫兵见状立刻让开一条路。

那苗族妇女约莫三十出头,黝黑的脸上刻满风霜,背着一个竹篓,身边跟着个七八岁的男孩。

见到唐启,她扑通一声跪下了,用生硬的汉话说道:“大人救命之恩,阿桑无以为报”

原来她叫阿桑,来自百里外的苗寨。

上个月她儿子高烧不退,寨子里的巫医念了三天咒语也不见好。

正巧碰上巡回医疗队进山,用了青霉素,三天就退了烧。

"

这锦旗"

阿桑从竹篓里取出一面绣着"

医者仁心"

四个大字的苗绣,针脚细密,色彩艳丽,"

是我和寨子里姐妹熬了七个晚上绣的"

她粗糙的手指抚过锦旗上的花纹,那是苗族传统的百鸟朝凤图案。

唐启接过锦旗,只觉得手心烫。

这简陋的苗绣,比任何嘉奖令都更让他心潮澎湃。

他蹲下身,摸了摸那孩子的头:“还咳嗽吗?”

孩子怯生生地摇头,黑葡萄似的眼睛好奇地盯着唐启胸前的铜纽扣。

"

大人,"

阿桑突然又跪下,“寨子里还有五个热的娃儿,医疗队说药不够”

唐启猛地站起身:"

李局长!

立刻调两箱青霉素,派骑兵送去苗寨!

"

他转向阿桑,“以后每个月初一、十五,医疗队都会去你们寨子,不要钱!”

阿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在青石板上砸出一个个深色的小圆点。

她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只是反复念叨着:“菩萨保佑大人长命百岁”

这一幕被路过的《西南日报》记者记下,第二天就登上了头版。

报纸上,唐启扶起阿桑的刻板画旁边配着醒目标题:《苗寨送锦旗,新政暖人心》。

报纸行的同一天,一个意外的访客敲响了总督府的大门。

"

曲焕章?"

唐启看着名帖,惊讶地挑眉。

这位云南白药的创始人向来深居简出,自己几次拜访均被回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屋网】 www.5c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父女都选白月光,她转身离婚惊艳全球 穿成寒门学渣,我一路科举舌战群儒 一念吞天凌峰苏琳 重生民国:从打猎开始富甲天下 我,反派,苟成了修仙大佬 幽禁十年,长公主重生造反前 世子爆改锦衣卫,他步步高升成大佬 恶毒老太重回七零,一巴掌打翻三个逆子 乖,别叫姐夫,叫老公 大厨在年代文里当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