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经反复试制和实践,终于集大成始创“白药”
。
成为江川、玉溪、华宁等地有名的伤科医生。
)
曲焕章是个清瘦的青年不过三十多岁的年纪,一袭灰色长衫,黑色山羊胡子。
他进门二话不说,将一个红布包放在桌上:“唐总督,我今日是来献宝的。”
红布揭开,是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面上写着《白药配方》。
"
这是"
唐启呼吸一滞。
"
白药的全套配方。
"
曲焕章捋着胡子,眼睛却亮得惊人,"
我跟随我姐夫行医二十载,从未见过官府真心为百姓治病。
您那医疗队,连深山里的苗人都能救"
这位三十多岁的青年声音哽咽,“这秘方在我手里,不过救百人千人。
在您手里,能救百万千万!”
唐启郑重地双手接过秘方,只觉得重若千钧。
他当即拍板:“曲老板,请您出任云南白药公司的技术经理,我们不仅要扩大生产,还要改良配方”
"
且慢!
"
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他。
财政厅长赵秉钧匆匆进来,附在唐启耳边低语:“总督,英国领事馆抗议我们低价销售青霉素,威胁要切断所有药品进口”
唐启眼中寒光一闪,转头对曲焕章笑道:"
曲老板,看来咱们的白药得抓紧了。
"
他随即高声宣布:“即日起,成立云南白药厂,所有利润三成用于补贴医保!”
曲焕章拍案而起:“好!
我这把骨头,就卖给总督大人了!”
消息传开,昆明城沸腾了。
医学生们自组织起来,挨家挨户宣传新医保政策;商会的老板们凑钱捐了十辆救护马车;连深山寺庙的道士都腾出房间来当临时药房和巡回医疗队的临时休息地。
但暗流也在涌动。
英国领事馆的晚宴上,唐启被几个洋行代表围住。
"
唐总督,"
礼和洋行的史密斯晃着红酒杯,皮笑肉不笑,“贵方的青霉素定价,恐怕不符合市场规律吧?”
唐启慢条斯理地切着盘中的牛排:“史密斯先生,一个中国农民的年收入是二十块大洋,而你们从我这一根小黄鱼买走,转手就卖两根小黄鱼。
这种行为叫市场规律吗?你们这叫趁火打劫。”
宴会不欢而散。
第二天,英国人在海面上就扣留了一批唐启从德国进口的制药设备。
唐启在紧急会议上拍桌子:“没有设备?那就土法上马!
告诉技工学校,三天内我要见到二十个能组装蒸馏器的学生!”
最困难的是资金。
这天深夜,唐启还在灯下核算账目,小张慌慌张张闯进来:“大人,出事了!
贵阳的医保药房被人砸了!”
唐启派徐长三前去调查,现闹事的是几个地痞,但背后却站着当地药商。
“白药”
和医保的出现导致他们的收益直线下降。
唐启直接让徐长三对几个药商进行抓捕。
当赵铁柱带着行动队的士兵到达这些药商门口时,门口“但愿世上无疾病。
宁可架上药染尘”
的对联显得格外醒目。
"
大人,曲老在官衙等您。
"
秘书的声音将刚睡着的唐启唤醒。
曲焕章带来了好消息:白药改良成功,止血效果提升三成。
大叔兴奋得像个小伙子:“总督,咱们的白药配上您的青霉素,战场上能多救多少条命啊!”
唐启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曲老,这是白药公司的股份书,您占三成。”
曲焕章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
"
必须得!
"
唐启按住老人的手,“不仅要给股份,我还要在每盒白药上印您的头像,让全中国都知道,这是咱们中国人自己的神药!”
转眼到了十一月。
昆明下了场罕见的大雪,唐启站在新落成的西南医科大学门前,看着第一批两百名学生庄严宣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