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话音刚落,朱元璋的呼吸便猛地一滞。
他霍然转身,双眼如鹰隼般锐利,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孙子,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
“更快?更利?”他一字一顿地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的颤抖,“神机营的燧发枪,已是当世神兵,还能如何更快?”
捕鱼儿海的大捷,已经让朱元璋对燧发枪的威力奉若神明。在他看来,那连绵不绝的死亡弹幕,已是凡人武力的极致。
朱雄英没有回答,只是对身旁的太监递了个眼色。
太监立刻会意,小心翼翼地从角落的一个特制长条锦盒中,取出了一杆造型奇特的火铳。
朱元璋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这杆火铳比神机营的制式燧发枪要短上一些,枪身线条更加流畅简洁。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燧石击发结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看上去更加精密复杂的尾部机括。枪托的设计也更符合人体,似乎能更稳固地抵住肩膀。
“此物,孙儿命名为‘迅雷铳’。”朱雄英平静地介绍道,“它与燧发枪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
他从太监手中接过一枚黄澄澄、酷似微缩炮弹的东西,托在掌心。
“其一,它用的不再是纸壳弹药,而是这种由铜壳、底火、火药、弹丸一体铸成的‘定装子弹’。如此一来,风雨无碍,再无哑火之忧。”
“其二,”朱雄英拿起那杆迅雷铳,熟练地拉开枪膛后部的一个栓动结构,将那枚子弹塞了进去,再“咔哒”一声合上,“它由后膛装填,无需再从枪口一下下捅了。”
朱元璋的瞳孔,猛地收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征战一生,几乎是在瞬间就明白了这两点改进意味着什么!
风雨无碍!
后膛装填!
这意味着,大明最精锐的军队,将不再看天吃饭!
这意味着,士兵装填弹药的速度,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甚至可以趴在地上完成射击与装填,极大地提升了战场生存能力!
“演给咱看!”朱元璋的声音已经嘶哑,他指着工坊外的一处空地,那里立着几个试射用的铁靶。
“遵命。”
一名早已待命的、来自神机营的百户长上前一步,他手中拿着一杆标准的燧发枪。另一边,朱雄英则将那杆迅一雷铳,交给了自己的一名亲卫。
“预备!”
随着一声令下,神机营百户长立刻开始了他那套已经烂熟于心的标准装填流程:倒火药、塞弹丸、压实、装火药……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另一边的亲卫,只是“咔哒、咔哒”两声,便已举枪瞄准!
“砰!”
一声比燧发枪更沉闷、更具爆发力的枪响,迅雷铳的枪口喷出一道火光,百步外的铁靶应声而倒!
而在此时,那名神机营百户长,才刚刚完成装填,举起枪,打出了他的第一发。
但这还没完!
只见那名亲卫,甚至没有放下枪,只是熟练地拉栓、退壳、上弹、推栓,整个过程不到三息!
“砰!砰!砰!砰!”
一连串急促而又充满韵律感的枪声响起,另外四块铁靶接连被洞穿!
当他打完五发子弹时,那名神机营百户长,才刚刚开始他第二轮的装填动作。
胜负,高下,已判。
整个工坊,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呆呆地看着那五面倒下的铁靶,又看了看那名气定神闲的亲卫,和他脚下散落的几个黄澄澄的弹壳,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如果说,燧发枪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步兵。
那么这杆迅雷铳,就是将这个时代,又向前狠狠地推进了五十年,甚至一百年!
“好……好……好一个迅雷铳!”朱元璋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狂喜与震撼,他一把抢过那杆尚有余温的步枪,如同抚摸着绝世珍宝。
“给咱造!不惜代价地造!咱要让神机营,不,让咱大明所有的军队,都换上此等神兵!”
朱雄英看着状若疯魔的皇爷爷,却轻轻地摇了摇头。
“皇爷爷,这把刀,只是为了磨砺我们的‘外功’。真正的战场,或许……已不在陆地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