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门历代掌门祖师谱系》。
颜真卿拜授此三件信物,从此便为鬼谷门第四十五代掌门,习学本门绝技。
高力士见上皇所嘱之事终得完成,不由满心欣慰,乃长笑三声,又大哭三声,自入泰陵墓道,从里面按动机关,关上墓门。
大历十四年,贾耽升任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同年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加朝议大夫,封广川男。
也便在当年,唐代宗李豫驾崩,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葬于元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位十八年,终寿五十三岁。
李豫崩逝,太子李适即位,是为唐德宗。
颜真卿任礼仪使,常遭兵部侍郎袁傪排斥,奏疏无法上报朝廷。
时值战乱之后,典章法令废弛,颜真卿虽然博古通今,但建议亦多被权臣阻扰,难以实施。
颜真卿因刚正得罪宰相杨炎,被改为太子少师;到奸相卢杞掌权,更厌恶其刚正不阿,改授为太子太师,罢其礼仪使。
卢杞又探听哪个方镇偏远有缺,欲将颜真卿排挤出京。
颜真卿知其心意,乃登门去见卢杞道:公之先父卢中丞为安禄山所杀,头颅被送到我平原郡时,脸上满是血污。
是我不忍心以布擦拭,而亲自用舌舔净。
公今与我同朝为官,奈何如此不肯容忍耶!
卢杞遂惊惶下拜,只得自承为子侄晚辈,但内心却愈加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
当此之时,藩镇割据之势渐成。
河北三镇节度使独立为政,继任不由朝廷委派,而是自传子侄,或由部下悍将夺位。
代宗大历年间,李怀仙为部下朱希彩、朱泚、朱滔所杀,三朱相继为节度使;田承嗣死,其侄田悦承袭。
至德宗建中二年,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请求继任。
德宗李适欲改此状况,拒绝其请。
于是李惟岳、田悦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联兵抗命。
唐德宗派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等率兵讨伐,贾耽受命进屯谷城,攻取均州,荣立军功,获加银青光禄大夫。
梁崇义兵败自杀,贾耽至京献俘,受到朝廷封赏。
贾耽谢恩已毕,辞帝下朝,便来诣拜颜真卿府。
颜真卿见其不请自来,暗赞历代先师天机之深,便依照谱系所载,将鬼谷门掌门之位传予贾耽,并传秘籍及太祖令牌。
其后不久,部将王武俊杀其主李惟岳归降朝廷。
但因不满朝廷封赏,复与田悦、朱滔相互勾结,联兵反叛,相约称王。
朱滔称冀王,田悦称魏王,王武俊称赵王,又约淄青正己子李纳称齐王,乱事扩大。
直到兴元元年正月,德宗下诏罪己,重申待河北三镇如初,战乱才逐渐平息。
此后河北三镇自立节帅,便成惯例。
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
平叛主帅淮南节度使李希烈公然反叛,复联合李纳、田悦、朱滔三镇,各自称王,并于次年起兵,攻陷汝州。
奸相卢杞闻报大喜,以为终得机会报复,遂奏请天子,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真实意图是欲借刀杀人。
德宗李适想也不想,当即准奏。
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共推宰相李勉上奏:若弃国老之重入于虎口,必贻朝廷之羞。
德宗宠信卢杞,不准其奏。
河南尹郑叔则见此,亲到颜府,力劝颜真卿休去,请以病辞。
颜真卿答道:郑公好意,某铭刻肺腑。
然皇上圣旨,安能避乎?
因思已将掌门之位传于贾耽,再无牵挂,乃坦然而往李希烈军营,前来颁旨劝降。
李希烈闻天下名臣颜真卿到来,欲以下马威吓之,遂命部将及养子一千多人聚集厅堂内外。
颜真卿刚始宣读圣旨,众人看李希烈眼色,皆手执尖刀冲入,围住天使谩骂威胁。
颜真卿面不改色,声音朗朗,坚持将圣旨读毕,然后将圣旨供起,坦然受死。
李希烈命众将退下,请颜真卿住进驿馆,逼其上书朝廷,为自己洗刷罪行。
颜真卿不听,且昂然不屈。
李希烈便扣留颜真卿为质,逼迫其亲侄颜岘到朝廷继续请求,德宗李适不予答复。
颜真卿每次给诸子写信,惟告诫严谨敬奉祖宗,抚养孤儿,从未有其他之语。
李希烈器重颜真卿名满天下,故旧门生遍于朝野,不欲落下害贤之名;遂派朝廷降将李元平劝说,令其扶保自己称帝。
颜真卿怒斥李元平道:你受国家委任,不能报答朝廷,尚欲来诱说我乎?
李元平惭愧无言,诺诺而退。
李希烈请同党设盛会,唤颜真卿列座,并指使戏子借唱戏之名,攻击侮辱朝廷。
颜真卿怒道:公为皇帝臣子,安能如此悖伦忘义!
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惭愧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