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轻举兵戈,必生后悔。
唐代宗:但若不得怀恩至京,此案怎了?
颜真卿:今仆固怀恩所部朔方将士,皆为郭子仪旧部。
若依臣愚见,陛不如派郭子仪去收其部众,必可消弭兵乱。
代宗闻此,以为善策,即宣郭子仪上殿,委以朔方边镇弥反重任。
郭子仪自谓当仁不让,即刻奉旨启行,前往朔方招徕旧部。
画外音:颜真卿此计看来甚妙,却可惜只立足朝廷方便,却不为仆固怀恩谋划,导致仆固怀恩走投无路,最终被逼,走向反叛之途。
果然郭子仪一去,只需一封手书,朔方边镇众将即刻背离仆固怀恩,纷纷来归。
仆固怀恩见此,本欲投降郭令公,但恐随其入京,必然会被朝廷以谋反之罪诛杀。
因恼恨辛云京诬陷自己谋反,遂不与郭子仪争竞,又遣己子仆固玚去攻打辛云京。
辛云京大败,退守榆次,仆固玚攻打榆次不利,因酒后暴打士卒,不幸被部下杀害。
便因如此误会,仆固怀恩便永背反叛之名,再也无由自辩。
永泰元年九月,仆固怀恩欲报鱼朝恩诬陷之仇,以及天子听信谗言逼害之恨,满怀对于唐廷怨愤,引吐蕃、回纥、吐谷浑、党项、奴剌等部,总共数十万大军来犯。
郭子仪奉命率兵抵御,将仆固怀恩老母请至军中,使劝其子回头。
仆固怀恩之母应诺,慨然进入吐蕃军营,责怪其子不该造反。
怀恩解释情不得已,老母大怒,竟以八十高龄提刀追杀其子,口中骂道:吾为国家杀此贼子,取其心以谢三军。
最后自行绊倒在地,以至气恼吐血身亡。
仆固怀恩大为悲痛,号哭不已,亦为自己负气之行愧悔,乃于其后暴死于鸣沙军中。
后来吐蕃、回纥叛军皆为郭子仪所平,班师回朝,面见皇帝,报说仆固怀恩母子皆呕血而亡之事。
代宗沉默良久,乃道:怀恩不是反臣,朕固知之。
然至于今日之下场者,是为其左右范志诚等辈所误耳。
郭子仪因低声问道:陛下实乃明君,得非亦为左右佞臣所误耶?
代宗看了一眼班所立鱼朝恩,无语可答。
此时鱼朝恩刚被加封为国子监事,兼光禄、鸿胪、礼宾、内飞龙、闲厩等职,并进封郑国公,再次权倾天下,朝中无人可及。
大历五年,三月寒食节,皇宫宴会。
宴后鱼朝恩被代宗命人擒获,终缢杀之。
字幕:大历十二年,西元七七七年,宰相元载获罪被杀。
经宰相杨绾、常衮举荐,颜真卿获召入朝,担任刑部尚书,随后升任吏部尚书,就此入阁拜相,名列六部之。
此时天下承平,颜真卿勤劳政务,与皇帝及同僚打打太平拳,自求平安多福而已。
在此期间,其书法技艺渐至炉火纯青,天下无有能出其右者。
这一日,颜真卿偶至泰陵,私自前来参谒祭拜故主玄宗李隆基之灵。
事后闲步观景,忽觉守墓老者极为眼熟,待仔细端详,现竟是已死官宦高力士。
颜真卿这一惊非同小可,急屏退从人,与其交谈,方知就里实情。
原来自上元元年八月,太上皇李隆基移居太极宫甘露殿,高力士与宦官王承恩、魏悦等人因侍从李隆基登长庆楼,便被李辅国设计陷害,流放黔中道。
高力士行至巫州,见其地荠菜多而人不食,感伤不已,因而歌咏道: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不同,气味终不改。
宝应元年三月,高力士遇赦回归,闻太上皇已死,乃号啕痛哭,死而复苏,便命家人奏报朝廷,说自己吐血而死。
代宗李豫因高力士乃耆宿长辈,曾护卫先帝,便诏命追赠扬州大都督,使陪葬泰陵。
下葬之时,棺中其实只有衣冠,并无尸体。
而高力士本人却隐却本来面目,在此拥庐居住,为故主守陵一十五年。
颜真卿闻罢,嗟叹不已,便要将高力士接回府中,养其终老。
高力士摇头道:老奴今日肯示本来面目拜见宰相大人,其实自知天命已至,将不久于人世矣。
我死之后,当陪伴故主于地下,更无他求。
颜真相:则公公今以真面目示我,必有见教。
高力士:老奴当年被李辅国陷害,拜辞故主之时,太上皇亲赐典籍一册,令牌一枚,名单谱系一卷,密嘱我若见你颜大人之时,务必转赐大人。
太上皇嘱咐,说大人已知鬼谷门历代相传之事,无须多言,见了此物自然明白。
唉,谁知造化弄人,这一等竟便是十七年之久,老奴将垂死之际,方得再见大人之面!
当时言罢,遂进入内室,自墙内暗格中取出一个檀香木匣,郑重交予颜真卿。
颜真卿大礼参拜,接过打开看时,见内中果是三样物什,一如高力士所说。
其书乃名《鬼谷子秘书》,令牌名为“鬼谷太祖王诩之令”
,那卷名单,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