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朝恩、程元振嫉妒陷害,因此心寒。
宝应二年吐蕃乘虚攻入关中,占领长安,代宗出逃陕州,先是急诏李光弼奔赴陕州行在,李光弼害怕遭到鱼朝恩陷害,拖延未去,这才临危启用郭子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代宗返回长安后,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
李光弼再借故诏书未至推辞,率军回徐州收取租赋。
李光弼治军严整,先谋后战,能以少胜多,与郭子仪齐名,故此二人也是英雄相惜。
闪回结束。
代宗听罢郭子仪之奏,慨叹良久,乃下诏征召李光弼入朝,叙功论赏。
奈何李光弼却犹如惊弓之鸟一般,惟恐是鱼朝恩欲召自己,入京加以谋害,始终停滞徐州,不敢入朝。
部将田神功见大帅如此胆怯,此后言辞之间便有不恭之态,并常伴以冷言冷语。
李光弼因而自觉很不得志,颇感耻辱惭愧,竟致忧郁成疾,于广德二年七月十四日在徐州病逝,终年五十七岁。
代宗闻报甚为叹息,为其辍朝三日,遣使吊恤其母,追赠太保,谥号武穆。
出葬之日,又命百官送葬至延平门外。
镜头转换,按下李光弼,复说另一平叛功臣仆固怀恩。
在七年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
早在奉命出使回纥借兵之时,唐肃宗李亨所允和亲公主,其实便是仆固怀恩之女光亲可敦。
因欲替国分忧,故以爱女冒充宗室公主,远嫁回纥登里可汗。
广德元年,安史之乱终至平定,仆固怀恩奉代宗之命,护送女婿登里可汗,及其八千回纥骑兵还归漠北。
时有宦官监军骆奉先,误信使团中小人谣言,竟不问青红皂白,便向朝廷诬告仆固怀恩与回纥勾结。
代宗偏听偏信,而仆固怀恩远在万里之遥,自然无法辩冤自明。
代宗遂遣宰相裴遵庆以慰问之名,前往探究其因。
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之后,闻说被人诬陷,不由搂抱天使双足大哭,悲不能抑。
裴遵庆知道仆固怀恩其实冤枉,便请其自行入朝自鸣其冤,然后告辞而去。
仆固怀恩允诺,将行入京。
副将范志诚劝止道:大帅既已被朝廷嫌忌,为何还要去不测之地送死!
明公难道不见李光弼、来瑱二人之下场乎?这两人功高不赏,李光弼被夺权,来瑱被杀,大帅岂不为自己着想?
仆固怀恩听闻此言,果然不敢入朝。
欲派子进京,又被范志诚以来瑱被害事例劝止。
字幕:来瑱,邠州永寿人,右领军大将军来曜之子,出身将门名家。
初随其父在安西四镇任职,后历任左赞善大夫、殿中侍御史、颍川太守等职。
安史之乱时,来瑱屡败叛军,由于叛军畏惧,故得“来嚼铁”
绰号,因功升任淮南西道节度使,又被唐肃宗李亨下诏任命为河南节度使。
朝廷收复长安洛阳两京之后,来瑱与张镐、鲁炅、吴王李祗、李嗣业、李奂攻打河南、河东道,全部收复,因功授任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御史大夫,封爵颖国公,食邑两百户。
上元三年,来瑱遭行军司马裴奰等人谗害,受到唐肃宗冷落。
代宗即位后,暗派裴奰攻打来瑱,却被来瑱擒获,将其押送京师赐死。
来瑱入朝请罪,代宗恐伤诸将之心,只得宽恕,并授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
当时宦官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当权,与王仲升二人共同向唐代宗再进谗言,陷害来瑱。
此举正中代宗下怀,于是故作恼怒,免除来瑱官爵,贬为播州县尉。
来瑱行至播州途中之时,复又接到代宗诏书,将其赐死。
其后来瑱部下梁崇义担任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留守之时,给故主来瑱修建祠堂四季祭祀,上奏朝廷请求依礼改葬。
民心军意如此,唐代宗只得下诏同意,并恢复来瑱官爵。
仆固怀恩听了范志诚之谏,实在无言以对,便不敢再以亲子送京冒险。
而对于仆固怀恩是否与回纥勾结反叛,朝廷无法平息各方争议,代宗便诏命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派兵护送仆固怀恩进京,当面堪断。
辛云京却错会朝廷旨意,将派兵护送理解为派兵擒拿,于是兵来攻。
仆固怀恩也错以为朝廷遣兵来诛杀自己,遂派儿子仆固玚与辛云京开战。
辛云京战之不利,遂遣使入京,奏报仆固怀恩抗命造反。
唐代宗大怒,便欲增兵征讨。
检校刑部尚书颜真卿闻此,急出班阻谏:当初陛下避狄入陕之时,臣去找仆固怀恩晓以春秋大义,其闻命必来。
如今仆固怀恩身为边镇节度使重任,进无勤王之名不能来京,退又无法解除众人猜疑,进退无据,怎会前来见驾?况声称仆固怀恩谋反者,只有辛云京、骆奉先、李抱玉、鱼朝恩四人而已,满朝大臣皆谓其被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