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来探问之人见了,无不下泪,皆都督太过心狠手辣。
黄盖怕走露机,只是咬紧牙关,一语不。
当夜黄盖卧于帐中,呻吟不止,疼痛难消,忽报参谋阚泽前来问伤。
字幕:阚泽,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人,任西曹掾,江东大儒。
黄盖知其来意,便令请入卧内,叱退左右,以实情言之:此战胜负,只在一举。
某为报答孙氏厚恩,受这一番苦楚,情实甘愿,只是无人前往江北下降书,奈何?
阚泽:某观今日帐中举动,已料着八九分,果然不差。
书信在何处?交与我。
黄盖大喜,当即付予降书。
阚泽于是连夜过江,直奔曹操大营。
是夜寒星满,三更时分到曹军水寨,被巡江军士拿住,当作奸细,便欲杀之。
阚泽道:某有机密事要见丞相。
事关重大,不得不夤夜而至,并非奸细。
军士不敢作主,报入中军。
曹操问知来者一人一舟,知是机密之事,便教引将入来。
阚泽进帐,见过曹操,呈上降书:黄公覆乃东吴三世旧臣,今被周瑜无端毒打,不胜忿恨。
因欲投降丞相,为报仇之计,谋之在下。
某与公覆情同骨肉,由此不避艰险,径过江来呈献密书。
丞相若得黄公覆归降,则江东六郡自必望风投附,不费刀兵之苦。
曹操拆书,就灯下观看毕,忽然冷笑道:黄盖用此苦肉之计,令汝来下诈降书,以为某可欺耶!
某自幼熟读兵书,深知奸伪之道。
若是真心投降,如何不明约几时?
阚泽听罢,大笑道:丞相大才,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到时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
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订约?
曹操察言观色良久,又看一遍书信,哈哈大笑,改容下席相谢:曹某见事不明,误犯尊威,幸勿挂怀。
若先生与黄公覆此番能建大功,某誓不相负。
但烦先生再回江东,与黄公覆约定,起事之前先通消息过江,吾以大兵接应可也。
阚泽闻此,佯作欣喜,再拜应诺。
曹操即命取酒相待,席间赐以金帛,阚泽不受。
酒饭已毕,阚泽辞别曹操,再驾扁舟,趁星光重回江东大营,见黄盖细前事。
二人密议已定,阚泽便又修书遣人密报曹操:黄盖今便欲来,因伤重无法动转,未得其便;他日但看船头插青牙旗而来者,即是黄盖来降。
曹操得书大喜,即召集水旱三军将领,随时听令进军,要与周瑜决战。
镜头转换,按下前线,复后军。
曹操分兵派将之时,徐庶亦随臧霸与会,令随旱寨跟随征进,以为合后。
徐庶回营自思:此必是江东有细作将彼方军情报来,或是周公瑾用计诱敌,故此丞相要出兵决战。
某若随之俱往,难保平安脱身,不免要遭池鱼之殃,玉石俱焚。
当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见臧霸,大战在即,宜如此如此,谋求脱身。
臧霸闻计大喜,唤来手下心腹将校,并请徐庶教给一番言语,令其至各寨中暗布谣言。
次日午时,曹军水旱各寨,军校交头接耳,纷纷议论,面有恐惧之色。
探事让知军中流言,往中军来报曹操:军中传言,西凉州韩遂勾结马谋反,率十万大军杀奔洛阳,现已兵至潼关,将袭许都。
曹操大惊,急聚众谋士商议:我此次南征,心中所忧者,唯有西凉。
故于出征前诏令马腾父子到许都受职,软禁于邺城,却独忘了韩遂!
今其引兵东来,如之奈何?
言犹未毕,徐庶起身一揖:丞相休怪徐庶孤陋寡闻。
袁本初占据四州之地,带甲百万,丞相谈笑间使其灰飞烟灭。
韩遂何等样人,值得明公如此惊慌?
曹操:韩遂原名韩约,字文约,原为金城太守殷华故吏。
曾被羌胡叛军北宫伯玉举为领,聚众十万,入寇三辅,先后打败名将皇甫嵩、张温、董卓、孙坚。
某使钟繇持节总督关中诸军,劝降马腾、韩遂,大破袁尚部将郭援、高干、张晟、卫固等。
因此战功,遂拜马腾为征南将军、韩遂为征西将军。
那韩遂能征惯战,若引西凉兵攻我洛阳,则许都危矣。
徐庶听罢,冷笑道:庶蒙丞相收录,空食俸?,正恨无有寸功报效朝廷。
不是徐某在此嘴,若是丞相信得过时,某请臧霸将军,只带本部五千人马,星夜前往散关把住隘口;量那韩遂便是十万人马齐至,也是徒劳无功。
此言得豪壮,诸将却并无一人谓是大语。
尤其曹仁、夏侯惇等,更是连连点头。
曹操见徐庶自动请缨,不由大喜:若得元直肯去,我后顾无忧矣!
散关亦有军兵万余,再拨徐州马步军五千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