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虽然这些土制武器威力有限,但声势惊人,对日军心理震慑很大。
一次夜袭中,“土火箭”
齐射的场面让日军误以为遭到重炮袭击,不战自溃。
炮兵的成长也改变了日军的战术。
他们不再敢轻易固守孤立据点,而是收缩兵力,重点防守大城市和交通枢纽。
“八路有大炮了,”
日军士兵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小小的炮楼守不住了!”
夜幕降临,炮兵阵地上依然忙碌。
炮手们在保养武器,计算兵在复习射表,侦察兵在研究新的观测方法。
在这支刚刚起步的炮兵部队身上,人们看到了八路军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从最初的几门破旧迫击炮,到现在初具规模的炮兵营;从过去的盲目射击,到现在的精准打击。
炮兵的怒吼,不仅是火力的咆哮,更是一支军队成长的呐喊。
在这怒吼声中,抗日的力量正在生质的飞跃,为最终的胜利奠定着坚实基础。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些在煤油灯下学习射表的身影,始于那些珍惜每炮弹的炮手,始于那些为炮兵前进开辟道路的步兵战友。
在这条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八路军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
炮兵的怒吼,只是这支军队蜕变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