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带点咸味的野菜和树皮,比如灰灰菜、盐肤木的果子,捣碎了也能勉强替代一点……”
“那是没办法的办法!”
李铁锤闷声闷气地打断,独眼里满是焦躁,“那玩意儿吃多了拉肚子,浑身没劲,怎么打仗?怎么干活?咱兵工厂抡大锤的,没盐吃,胳膊都抬不起来!
指望那个,迟早完蛋!”
“李师傅说得对。”
张振国推了推眼镜,脸色苍白但眼神专注,“依靠替代品只能缓解一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大规模刮硝土,容易暴露目标,也破坏土壤。
我们必须开辟新的、稳定的盐来源。”
高胜寒一直沉默着,此刻抬起头,目光锐利:“来源只有两个方向:一是敌占区的城镇,二是沿海产盐区。
无论哪个,都必须穿越敌人的严密封锁线。
靠零星的群众捎带不行了,必须组织精干的力量,专门去搞!”
“武装采购?”
陈征看向他。
“可以这么说。”
高胜寒点头,“组建精干小分队,化装潜入敌占区,直接购买,或者……武力夺取敌人的运输队或仓库。
风险极大,但值得一试。”
“还有一条路。”
老周沉吟道,“商业渠道。
我记得清水县城原先有几个老字号商号,比如‘德昌永’的王掌柜,以前跟我们做过山货生意,为人还算厚道,有点爱国心。
也许……可以秘密接触一下,看看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渠道,从敌占区甚至天津卫搞点盐进来,我们支付银元或者用根据地的特产(药材、皮毛)交换。”
“商人重利,也怕死。”
老吴提醒道,“现在这形势,他们敢冒这个险吗?就算敢,怎么运进来?路上的关卡怎么办?”
“威逼利诱,双管齐下。”
陈征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跟他们讲民族大义,也给他们足够的利润!
同时,保卫科和老周的敌工部门要跟上,摸清他们的社会关系和软肋,必要时可以提供保护,或者……清除掉他们路上的障碍!
对于真心帮我们的,我们保护;对于鼠两端甚至想出卖我们的,坚决除掉!”
会议很快达成了共识:双管齐下,多路突破!
一方面,立即在全根据地范围内,动群众,开展自救。
广泛收集硝土,集中熬制硝盐,同时搜寻一切可食用的含盐植物,优先保障部队和医院的最低需求,缓解燃眉之急。
另一方面,组建两支队伍:一、由高胜寒负责,从“利刃”
和侦察连挑选最精干、最熟悉敌占区情况的队员,组成一支武装采购破袭小队,由刚刚伤愈归队、对敌占区地形极其熟悉的孙猛具体带队,寻找机会穿越封锁线,潜入敌占区城镇或伏击日军运输队,不惜一切代价搞盐!
二、由老周负责,通过秘密渠道,尽快与清水县“德昌永”
的王掌柜等有可能争取的商人取得联系,试探其态度,尝试建立一条隐蔽的商业走私渠道。
任务分配下去,众人立刻分头行动。
会议散去,陈征独自一人留在指挥部里,心情依旧沉重如铅。
他知道,无论是熬硝盐还是冒险搞盐,都充满了艰难和变数。
武装采购小队将面临重重险关,与商人打交道更是步步惊心。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那些被重重红色箭头标记的封锁线和敌占区上。
盐,这白色的结晶,此刻在根据地军民心中,其分量比黄金更重,比弹药更急迫。
这场突如其来的“盐荒”
,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争,考验着根据地的智慧、勇气和韧性。
窗外,寒风呼啸,卷起地上的枯叶和沙尘。
根据地的这个冬天,注定因为缺盐而变得更加漫长和艰难。
但活下去的意志,以及打破封锁的决心,如同地下奔涌的暗流,正在悄然汇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