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穿越小说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73章 真这么搞?

第373章 真这么搞?(3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虎贲郎 渣夫灵堂出轨,我二嫁又跪哭什么? 傅教授结个婚,我旺夫! 朕,废物皇帝,开局直升陆地神仙! 从死神归来的路明非 摆烂女配在线作死,疯批反派破防了 婚后偏宠 从寻宝提示开始成神 剑来:宁姚做大,秀做小

p; 天知道当年,儒家上下得知太子储君身边,出了个儒家出生的太子家令、少傅时有多兴奋——有多少人奔走相告,宴饮而庆;

    等晁错脱下马甲,露出‘法家出身’的真实身份,儒家上下又是怎样的失望、愤怒,同时却又不可奈何……

    与后世绝大多数人所料想的一样:如今的儒家,还并非后来的‘儒教’;

    作为一个学派,儒家并不具备墨家那样严密、紧凑的组织结构。

    儒家内部的联络,或者说是往来、勾连,都是以学派内部的‘老大哥’鲁儒一脉,以及颜异这样的先贤后人作为纽带,再辅以其他人情往来绑定在一起的。

    只是在经过叔孙通、贾谊两个失败案例,以及张苍、晁错两个叛徒之后,儒家内部越来越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汉兴已有五十年,黄老学日薄西山,墨家早已不见踪影,法家也显然上不得台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如此天赐良机,儒家却连几个跻身庙堂的高官都培养不出来,还谈何‘重振荣光’?

    于是,颜异才在这刚二十出头的年纪察举入仕,打响了儒家向官场,尤其是朝堂中央发起冲锋的第一枪。

    在儒家上下看来,颜异,几乎肩负着儒家未来数十年兴衰全部的希望!

    颜异能混出个名堂出来,往后数十年,儒家子弟入仕,便算是‘朝中有人’,有了依靠;

    儒家出个朝堂高官,儒家也能更容易的在民间,招收到高质量的生源,以培养出更多的精英,从而以颜异为中心,逐渐扩展出学派在朝堂权利中枢的势力版图。

    还是那句话;

    黄老日薄西山,法家有心无力!

    如此天赐良机,能有这一次,已然是大幸!

    若是错过了,且不说有没有下一次——便是有,届时儒家会是个什么样子,甚至这天地间、这华夏还有没有‘儒家’这一说,都还是未知。

    这绝非危言耸听!

    短短百十年前的战国之时,整个华夏文明思想界,基本都是被两个分庭抗礼的学派瓜分殆尽的!

    ——凡天下之学,非杨即墨!

    这里的杨,指的是杨朱;

    墨,自然是墨家。

    彼时,全天下的文人、学士,每一百个人里,都能有四十八、九个杨朱门徒,以及同等数量的墨家子弟。

    余下三二名额,才轮得到彼时还稚嫩无比的儒、法、农、名、黄老、阴阳、等诸子百家余下各家去争夺。

    再看现在,不过百年光景,杨朱何在?

    墨学何在?

    答案是:提倡‘杨朱唯我,不以物累’之极端自私自利注意的杨朱学,在历史的长河中迅速泯灭,并被列为了整个华夏文明公认的‘禁学’。

    有传闻,项羽当年火烧秦咸阳宫之后,萧相国在石渠阁的废墟中,整理出了一卷《杨朱》残卷;

    据说这卷残卷,最终落到了太祖刘邦手中,并被刘邦暗地里奉为老刘家一脉单穿的帝王指南。

    从刘邦,以及老刘家后来的历代皇帝的表现来看,这种说法还真未必就是空穴来风。

    如果这个说法是真的,那很显然:除了孝惠皇帝之外,每一位汉天子,都对那卷《杨朱》残卷颇有心得。

    ——包括太祖刘邦;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魅影杀清明上河图悬案 被贬北疆?我爆兵横推皇都 三国帝王系统 我的岳父是太子 乱世荒年:每日情报,粮肉满仓 从煤山开始救大明 吾乃崇祯,续命大明 赌博皇帝赵匡胤 我的房间通大明 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