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那我也问几个实在问题,建一个大棚大概要多少钱?”
“分规格和种类,而且建材费也有上涨的趋势。”李哲解释,“我现在建的都是带储藏室或休息室的,造价 5000以上,加上农药、化肥、人工,总花费得 6000。
要是简单点的蔬菜大棚,造价四千多就能下来,但条件差些,不如一次建到位。”
“您今年打算扩多大规模?”钱多多又问,手里的笔在纸上记着。
“分两种模式。”李哲身子往后靠了靠,“四季青公司直营的,想搞到 100亩以上,就是现在资金有点缺口;
跟种植户合作的,包收他们的菜转卖给京城蔬菜公司,预计 300亩以上,要是贷款能下来,说不定还能多些。”
钱多多立刻拍了胸脯:“资金缺口包在我身上!我跟信用社那边打个招呼,给您找最低息的贷款,种植户贷款的事我也催着,保证不耽误您扩规模。”
李哲赶紧道谢:“那可太谢谢您了,有您这话我就放心了。”
“客气啥,咱以后是合作伙伴。”钱多多喝了口茶,又问,“一亩大棚能产多少菜?今年菜价怎么样?”
“拿黄瓜举例,一亩产 6000斤以上没问题。”李哲掰着手指头算,
“黄瓜的种植期加采摘期有五六个月,摘完还能种别的菜,从八月底到明年六月,能种两茬,收两茬。菜价不好说,肯定比不上去年,但也不会太低,毕竟反季节蔬菜少,不愁卖。”
钱多多追问:“转卖给京城蔬菜公司,一斤能加多少钱?一亩地能赚多少?”
“第一茬按平均五毛钱差价算。”李哲说,“一茬菜一亩收 6000斤,就是 3000块;第二茬因为季节原因,利润会降点,就算赚 2000,两茬下来一亩能赚 5000。十亩 5万,一百亩就是 50万——要是合作户能到 300亩,光这一块就能赚不少。”
这话一出,钱多多的呼吸都变急了,手里的笔差点掉桌上。
他之前知道大棚赚钱,却没料到利润这么高,难怪李哲上赶着帮种植户贷款,跟种植户合作的模式更有利于扩张,这背后的收益和前景可不比直营种大棚差。
他立刻表态:“李老板,您尽管扩大规模!不管是四季青公司、还是种植户贷款,都不是问题,我保证尽快落实,绝不耽误事!”
俩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细节,从入股流程到利润分配,都敲定得差不多。
钱多多对四季青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有了底,对投资入股的事也更期待了。
之后,李哲给了钱多多一个公司账户,还约好了正式签入股协议的时间……
……
下午三点,崇文门西大街的柏油路晒得发烫。蜀香居那块木质门帘软塌塌耷拉着,把街上的吵吵声挡了大半,又漏进些热风来。
这家上下两层、二百多平米的川菜馆,这会儿刚过午市,离晚市还早,正是空当。后厨的煤炉早封了火,偶尔飘来几声碗碟磕碰的脆响,稀稀拉拉的。
谭静雅坐在门口柜台后头,米白色的衬衫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细溜溜的手腕。
她手里捏着本账本,眼睛却老往街面飘——自行车流跟细线似的窜过去,偶尔有穿的确良短袖的行人急急忙忙走,额头渗着一层薄汗,抬手擦一把,汗印子就在衣服上晕开。
五月下旬的京城早没了凉意,这几天日头毒得厉害,最高温都飙到二十八九度,街上不少人都换了单衣。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