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的手腕,那手臂上布满了可怖的紫癜瘀斑。
凑近些,更能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口腔血腥气,以及看到床边痰盂里带血的漱口水。
李小姐的症状比传闻更甚:牙龈肿胀出血不止,甚至有几颗牙齿已然松动,皮下瘀斑大面积蔓延,面色惨白如纸,气息微弱,显然已到了油尽灯枯的边缘。
尊贵的知府夫人此刻也顾不得仪态,坐在床边脚踏上,用锦帕无声地擦拭着不断涌出的泪水,眼中满是绝望。
吴大夫隔着屏风仔细望闻问切,心直往下沉。
这病症凶险异常,气血衰败至极,纵有仙丹恐也难救。
先前那些名医开的补气摄血方子毫无起色,已是明证。
在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看来,这位千金,怕是熬不过几日了。
但他仍恪尽医者本分,例行询问道:“请问小姐平日饮食起居如何?”
一旁的大丫鬟连忙回答:“小姐平日饮食精细,多用上等粳米、燕窝、阿胶等物滋补,糕点也皆是厨下精心制作。
因身子弱,多在闺阁中静养,少见风日。”
吴大夫点点头,这些都是富贵人家小姐常见的养尊处优之态,并无特别之处。
他沉吟着,思索着该如何委婉地告知夫人这残酷的现实。
“吴大夫……”
李夫人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向他,声音带着最后的希冀:“您……您有没有办法,救救我的女儿?无论需要什么珍贵药材,我们都舍得!”
吴大夫额头渗出细汗,压力巨大,只能硬着头皮道:
“夫人,老夫……自当竭尽全力。
只是小姐玉体违和已久,气血亏虚过甚,恐非寻常药石所能及……”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跟在吴大夫身后仔细观察着一切的邵庭,目光落在了床头小几上的一盘水果上。
那是一盘品相极佳的柑橘,但果皮已经有些干起皱,显然摆放了不止一两日,因着主人生病而无人问津。
结合丫鬟所说小姐的饮食习惯,李小姐平日爱吃精细米面、滋补厚味、缺乏果蔬,一个大胆的猜想在他心中迅成型——这极有可能是维生素c严重缺乏导致的坏血病!
在航海时代,这是长期缺乏新鲜蔬果的水手常见病,症状与李小姐惊人吻合,古人称之为“血症”
,却不明其根本病因,自然药石罔效。
机会来了!
邵庭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屏风后的夫人方向,依着礼数深深一揖,声音清朗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
“民邵庭,乃回春堂学徒,斗胆禀告夫人,或有浅见一试。”
他突然出声,让吴大夫和室内的侍女都吃了一惊。
吴大夫更是紧张地看向他,眼神示意他不可妄言。
邵庭却神色坦然,继续从容说道:
“《内经》有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此乃养生至理。
药食同源,饮食均衡,方是人体正气之根本。”
他话语清晰,引经据典,立刻显得颇有根基,让人不敢小觑这年轻学徒。
“方才小民听闻小姐平日饮食,虽极尽滋补,却似偏于膏粱厚味,鲜少食用新鲜瓜果蔬菜。
长此以往,恐致体内某些维系血脉、生肌长肉之‘精微’匮乏。”
“民观小姐症状,与古籍所载因远行、困守缺乏鲜食所致之‘血枯’之症颇有相似。”
他巧妙地将现代医学的“维生素缺乏”
概念,用古人能理解的精微匮乏、“血枯等术语包装起来。
“长期服药,或可暂缓其表,却难补其根。
民大胆建议,可立即尝试让小姐每日食用大量新鲜柑橘、山楂等酸味果品,或榨取鲜萝卜汁饮用,亦可尝试咀嚼嫩松针、煮柏叶水代茶。
此法看似简单,或能奇效,补充体内所缺之‘生之气’,或可令血脉得润,瘀斑渐消,创口得愈。”
邵庭身姿挺拔,面容清秀俊雅,虽衣着朴素,但此刻侃侃而谈,引经据典,逻辑清晰,态度不卑不亢,眼神中充满了笃定和自信,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信服。
一时间,室内寂静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突然声的年轻学徒身上。
李夫人更是忘记了哭泣,怔怔地看着他,绝望的眼眸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难以置信的火苗。
邵庭说完,再次躬身一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夫人,此法看似简单,却直指根本。
尽可让小姐尝试几日,若无效,再行他法不迟。
总好过日日只灌那些苦涩汤药,徒增小姐痛苦。”
他这番话,精准地戳中了李夫人心中最柔软也最痛楚的地方。
看着女儿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每日还要强忍着恶心灌下大碗大碗的苦药,她心如刀绞。
眼前这少年郎提出的方法,虽闻所未闻,却透着一种奇异的返璞归真的道理,而且听起来远不像喝药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