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眉眼轮廓。她换下了严谨的教师套裙,穿着一身舒适的烟灰色薄款羊绒针织连衣裙,长发松松挽起,露出优雅的脖颈线条。桌对面,江明华刚刚把手机放到一旁,屏幕还亮着光,上面是几张拍摄清晰的古城墙局部砖石纹理图。
“……所以后来分析会上,刘主任看了我的PPT,对我用阳台盆栽光照实验和选育不同口感土豆(对应生物育种)的例子来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那一段特别肯定。”林雪萍啜了一口热茶,唇齿间留着淡淡的茉莉清香,脸上带着一种忙碌后终于尘埃落定的松弛感,甚至有一丝小小的职业成就感,“多亏了你那个芋泥包的启发,确实比我之前准备的抽象案例接地气得多,课堂反馈也好了不少。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她看向江明华,眼神亮晶晶的,带着毫不掩饰的信任和依赖。
江明华唇角勾起一个浅淡却极其温暖的弧度:“是你厉害,一点就透,还能联系实际讲得那么好。”他伸手,用指节轻轻刮了一下她落在桌面上的手背,“我只是提供了一个角度。”动作自然亲昵,传递着无需多言的欣赏。他端起桌上的冰美式喝了一口,放下杯子时补充道:“其实你上课的状态我一直都很佩服,能把那么复杂的东西拆解得清清楚楚。我像韵华那么大的时候,最怕听老师照本宣科。”他语气里带着笑意。
林雪萍被他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抿唇笑了笑,眼波流转间,想起了傍晚在办公室窗口无意中瞥见的天台那一幕:“对了,今天放学那会儿,我在办公室收东西,看到韵华和许清瑶在天台那边站着说话。那孩子好像情绪不太好?后来韵华陪着她站了挺久,好像在画画?”
江明华端起咖啡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他抬眼看了看林雪萍,眼神似乎掠过一丝了然,随即又垂下,平静无波:“嗯,大概考试考砸了或者烦心事吧。韵华那小子……嘴笨是笨了点,但有时挺知道做什么有用的。”他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但话语里对弟弟那份独特的表达方式的微妙肯定,却清晰地传递给林雪萍。他的目光投向窗外墨蓝的夜空和远处依稀可见的校园轮廓线,又补充了一句:“年轻就是这样吧,一点喜一点忧都能被放大很多倍。不像我们,天天想着教案、设计图、还有……”他故意顿住,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刚刚上桌的、晶莹剔透的虾饺放到林雪萍面前的小碟子里,眼神促狭地看向她,“还有今晚给你点什么点心。”
林雪萍被他逗笑,伸手去拍他的手背:“少来!你不也天天琢磨你那古城墙?”她没客气,夹起那块饱满的虾饺蘸了点醋送入口中。鲜甜的虾肉混合着薄而有韧劲的外皮,咸鲜微酸的滋味在口中绽开,让她满足地微眯了一下眼。餐桌上的氛围温暖而放松。
江明华笑了笑,不再逗她。他也夹了一块蟹黄烧麦,慢慢吃着,思绪似乎飘向了更远的地方。过了会儿,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林雪萍诉说:“有时候看着校园里这些学生,就特别怀念高中那会儿……什么烦恼都像天大的事。不过,”他目光回转,专注而温柔地落在林雪萍温婉的脸上,“最幸运的是,兜兜转转,还能和你在同一个地方。”
他这句话说得平淡,没有任何煽情夸张的词汇。他的眼神没有刻意含情脉脉,只是像月光下安静的湖面,倒映着她的影子,深邃而平和。没有海誓山盟的炽烈,却像陈年的酒,蕴藏着长久的沉淀和笃定。
这平淡的话语却像投入心湖的石子,准确地击中林雪萍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滞了几秒。周遭轻柔的音乐、食客的低声交谈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她看着坐在对面的男人,看着他那双历经岁月打磨后愈显从容深邃的眼眸,清晰地映出自己的模样。从青葱校园到如今各自事业的成熟担当,一路并肩走过的日子,那些共同经历的寻常或挑战,都化作此刻这一句最简单最真实的慨叹中。
她的嘴角缓缓漾开一个极其柔和恬淡的笑容,眼底涌动着温柔的水光。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在灯光明亮、带着油烟气却也无比真实的餐桌布上,轻轻覆住了江明华放在桌面上的手。他的手掌温暖而骨节分明。她的指尖微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两人指尖交握,掌心相贴。
无需繁复的蜜语。这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共同的生活基底,默契的相互支撑,在这小小的一隅安稳中沉淀出的深厚情意,才是抵御世间风霜最坚固的壁垒。桌上的点心依旧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窗外城市的夜色温柔地流淌。在这光影交织的日常里,这一刻的静谧相守,便是最温暖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