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还在。
翌年清明,世界各地自发兴起“一杯茶运动”。人们不再仅仅前往江南祭拜,而是在各自城市角落摆上一杯清茶,轻声吟诵《采绿》。东京街头、纽约公园、开罗集市、悉尼海滩……无数杯茶静静伫立,成为流动的纪念碑。
有趣的是,凡是真心参与之人,往往会在梦中见到一片竹林,春雨初歇,新笋破土。若有人在梦中轻唤“知遥”,便会听见远处传来琵琶声,随后一句歌词随风飘来:
>“妹守东篱月长驻……”
十年后,一名华裔宇航员执行深空探测任务时,在距离地球三亿公里的轨道上突然收到来自地面的异常信号。那不是无线电波,也不是激光编码,而是一段纯粹的音频??有人在唱《采绿》。
NASA与ESA联合调查发现,该信号并未经过任何通信设备传输,而是直接出现在飞船主控系统的音频缓存区,格式为原始模拟录音,背景有轻微虫鸣与泉水滴落声。
宇航员后来回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在太空,而是坐在一座江南小院里。窗外有风吹过茶树,屋里有人等着我喝茶。”
他录下了那段歌声,并在返航后将其刻入一块钛合金盘,命名为“人类文明情感样本No.1”,送入国际空间站永久保存。
又三十年。
“忆茶β型”已在全球多个文化遗址周边自然出现,尽管产量极低,且无法人工培育,但每年清明前后总会如期生长。植物学家发现,这类茶叶含有未知有机化合物,能轻微激活人类大脑中与“怀旧”“共情”相关的区域。少量摄入可缓解焦虑、提升记忆清晰度,甚至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短暂恢复清醒意识。
医学界称之为“记忆唤醒素”。
然而,最震撼的发现来自火星殖民基地。
2187年,人类在火星北半球建立首个永久居住区。某日,地质勘探机器人在一处古老河床下挖掘出一件文物??一只破损的陶瓷杯,底部依稀可见“遥”字痕迹。经碳同位素测定,其年代远超人类登陆火星时间,甚至早于地球现代文明纪元。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研究人员将地球上的忆茶β型叶片放入杯中,注入液态水后,杯内竟产生微弱蓝光,并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
宁宸与林知遥并肩而立,身后是那座熟悉的茶居庭院。两人相视一笑,林知遥举起杯子,轻声道:
>“宇宙很大,但我们找到了彼此的方式。”
影像持续十二秒后消失。此后无论重复实验多少次,再未重现。
火星基地指挥官在报告结尾写道:
>“或许我们一直错了。探索宇宙的目的,不该只是为了寻找适合生存的星球。
>真正值得追寻的,是那种即使跨越星海也不会熄灭的东西??
>被记得的温度。”
时光流转,沧海桑田。
“宁林茶居”历经三百余年风雨,始终未改原貌。砖瓦会老,草木会枯,可每年清明,总有那么一刻,阳光恰好洒落在石桌上,照见两杯清茶冒着热气,仿佛刚刚斟满。
没人敢碰,也没人愿碰。
因为大家都相信,那是留给他们的。
直到某一天,一位盲童随父母前来参观。他看不见庭院,却忽然停下脚步,仰起脸,笑着说:
“爸爸,有人在给我倒茶。”
母亲红了眼眶,“宝贝,那里没人啊。”
男孩摇头,“我能听见。水流进杯子的声音,很慢,很温柔……就像有人怕烫着我。”
他伸出小手,掌心向上。
片刻后,一滴温热的液体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