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林珊的关心,分享自己听课时的灵光乍现。
“对了,珩珩呢?他今天乖不乖?有没有闹?”
话题最终还是绕回了孩子身上,语气里带着浓浓的牵挂。
“乖得很!”
乐希笑着,语气轻松,“妈说上午睡了一大觉,下午精神好,玩健身架玩得可欢了,还学着去够上面的小挂件呢!
奶也按时喝了,你带回来的‘口粮’正好接上。
就是……”
他故意卖了个关子。
“就是什么?”
爱琪的心立刻提了起来。
“就是下午四点多那会儿,好像有点想你了,哼哼唧唧地到处看,妈抱着他走到你常坐的那个飘窗位置,他才安静下来,趴在那儿看了好久窗外,小模样有点小委屈。”
乐希模仿着儿子的神态,惟妙惟肖。
爱琪的心瞬间软得一塌糊涂,夹杂着甜蜜的酸涩:“这个小坏蛋……才一天就想妈妈了……”
“可不是嘛,说明我们珩珩跟妈妈亲!”
乐希笑着安慰,“不过有妈在,很快就哄好了。
这不,这会儿估计又在跟他的大羊(林彦送的毛绒玩具)玩呢。”
车子驶入小区,爱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当电梯门打开,她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用钥匙打开家门。
“妈妈回来啦!”
乐希妈妈抱着乐珩,笑容满面地迎在玄关。
“珩珩!
妈妈回来啦!”
爱琪顾不上换鞋,立刻放下包,从婆婆怀里接过儿子。
小家伙似乎闻到了妈妈身上熟悉的气息,小脑袋在她颈窝里蹭了又蹭,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领,嘴里出“嗯嗯”
的、带着委屈又满足的哼唧声,像是在诉说一天的思念。
“宝贝,想妈妈了是不是?妈妈也想死你了!”
爱琪抱着儿子温暖柔软的小身体,感受着他依恋的蹭动和有力的心跳,眼眶瞬间湿润了。
一天的疲惫、课堂上的紧张、挤奶时的孤独,在这一刻被怀中这份沉甸甸的、带着奶香的依恋彻底治愈。
她低头,深深嗅着儿子头顶好闻的味道,心中充满了失而复得的圆满感。
乐珩在妈妈怀里腻歪了一会儿,似乎确认了妈妈的存在,情绪很快平复下来,又恢复了活泼好奇的本性。
他扭动着小身体,黑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妈妈带回来的帆布袋,小手指着,出“啊!
啊!”
的声音。
“想看妈妈的包包?”
爱琪笑着,抱着儿子坐到沙上,打开帆布袋。
她拿出厚厚的专业书和笔记本,指着上面的字和图:“看,这是妈妈上课用的书,妈妈要学习,要变得很厉害!”
她又小心地拿出那个装着母乳的储奶瓶,晃了晃:“这个,是妈妈给珩珩带的饭饭!
香不香?”
小乐珩似懂非懂,但对妈妈带回来的东西充满了兴趣,小手好奇地去抓书本的边缘,小嘴咿咿呀呀地“评论”
着。
乐希和妈妈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相视而笑。
乐希妈妈轻声说:“看琪琪抱着珩珩讲学校的样子,真好。
当妈的眼里有光,孩子才更有福气。”
夜晚,哄睡了玩累的乐珩。
爱琪的书房灯再次亮起。
与以往不同的是,书房的门没有完全关上。
她坐在书桌前,摊开笔记本和厚厚的参考文献,台灯洒下温暖专注的光晕。
而婴儿监控器的屏幕就放在她手边,小小的屏幕里,乐珩在婴儿床上睡得正香,小胸脯均匀起伏。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勾勒着关于母婴空间疗愈性设计的构思草图,旁边是密密麻麻的理论注解和灵感批注。
偶尔,她会抬头看一眼监控屏幕,看到儿子安睡的容颜,嘴角便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随即又低头沉浸到她的学术世界里。
这一刻的书房,安静而和谐。
一边是母亲对知识的探索和对理想的追求,笔尖流淌着智慧与热情;另一边是婴儿安稳的睡颜,象征着生命最初的宁静与成长。
一屏之隔,两个世界,在同一个空间里奇妙地交融、共生。
爱琪不再是割裂的“学生”
或“妈妈”
,她将这两个身份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书桌与摇篮之间,在笔尖与心跳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充满张力和韧性的平衡点。
她知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会有许多挑战和不易,但此刻,在灯光下,在儿子的呼吸声陪伴中,她充满了迎接一切的勇气和力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