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探出头来,眯着眼睛看着张骞远去的背影,并且发出了暗含诅咒的声音。
“哼哼哼……啊!”
“天使,别跑太快,等等我!”
堂邑父驰马追了上来,打断了土拨鼠阴暗的心理活动。
因为他也纵马踩了它一脚。
而等堂邑父追上张骞后,
他还笑着对这位天使说,“我刚刚好像踩踏到了什么东西?”
“是黄色的、挺大一个,但踩上去感觉有些柔软。”
张骞听了他的描述,就看着遥远处那渺小的牛羊身影说,“在这样的地方,能是什么呢?”
堂邑父哈哈笑了起来,“也对,想来是这些畜牲弄出来的!”
说完,
一行人继续启程,
向着新夏而去。
……
当大汉天使到达诸夏在域外的第一个分支时,
正好赶上新夏滚烫炎热的夏季。
张骞走入阳关,经过新夏起源的信度河两岸之时,
就见到当地百姓,正顶着炎炎烈日,对湖池塘堰这些蓄水的设施,进行各种调整。
若哪天风大清凉一些,
百姓还要去田地里,细心的照顾自家种下的粮食。
很多人被晒得肤色黢黑,面容也因为过于热烈的阳光,而有些皱巴巴的。
也许,
因为环境不同、气候不同,
甚至有些人的身体里,还带着点归化而来的身毒人的血脉……以至于他们的容貌,看上去和中原百姓,存在些许差异。
但张骞必须承认:
这些说着诸夏雅言,
使用着诸夏文字,
做着跟诸夏子民一样事情的人,
的确是跟自己拥有着共同祖先的同胞族人。
毕竟时隔这么多年,
两地之间还如此的漫长险阻,
汉夏制度,却还有着不小的相似之处。
这难道还不能证明,
新夏之人除了延续诸夏的血统和习俗之外,
还延续了先贤们用于治理这个世界的智慧吗?
普天之下,
想来是没有哪个国家,能比汉、夏更加亲近的了!
当看到还有官吏来到乡间田野,为百姓讲述最近的国政,以及朝廷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水旱灾情安排时,
张骞心里再次发出了一声感慨。
只是再深入一点后,
张骞也察觉到了新夏和中原的不同——
这里修建了一些庙宇,供奉着当地的“佛陀”。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