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不用你邀请,我们也是要去喝上一杯庆功酒的。”
“哈哈哈,好。
那我就不和各位领导客气了,我先走了。”
徐大志心里着急做方案,便没有坚持。
从区政府出来,徐大志看了看表,已经下午一点多了。
他这才感觉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和蒋伟拐进路边一家小面馆。
“两碗牛肉面,多加香菜。”
他对老板娘喊道。
面馆不大,只有四五张桌子。
角落里坐着两个穿着电子厂工装的年轻人,正低声议论着什么。
徐大志竖起耳朵,隐约听到了“下岗”
、“改制”
等字眼。
“听说新来的那个老板只要年轻力壮的,咱们这些老家伙怕是都要滚蛋了。”
一个工人闷闷不乐地说。
“不至于吧?不是说都会妥善安置吗?”
“哼,场面话谁不会说?真要安置,哪来的那么多岗位?”
徐大志心里不是滋味。
他知道工人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但他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如果不能盈利,最终大家都得喝西北风。
面端上来了,热气腾腾。
徐大志刚拿起筷子,口袋里的bp机就震动了起来。
他低头一看,是公司秘书杨云南来的信息:“徐董,有几位电子厂的工人代表到公司来找您,说要讨个说法。”
徐大志叹了口气,吃了几口放下筷子,掏出十元钱放在桌上:“老板娘,面我不吃了,有点急事。”
他和蒋伟快步走出面馆,徐大志坐进车里,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感觉这次的并购案比他想象中还要复杂得多。
回到小麦集团总厂董事长办公室,果然看见五六个工人打扮的中年人坐在接待室里。
为的正是上午在车间里言的赵师傅。
“徐总,”
赵师傅站起来,语气比上午缓和了许多,“我们几个是工人们选出来的代表,想跟您好好谈谈。”
徐大志点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来我办公室谈吧。”
办公室里,徐大志给每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开门见山地说:“各位有什么顾虑,尽管提出来。
我能解决的,一定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咱们一起想办法。”
赵师傅和其他人对视一眼,开口道:“徐总,我们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厂子经营不下去,我们都清楚。
但我们这些老工人,除了手上的技术,什么都不会。
要是下岗了,一家老小怎么办?”
“是啊,”
另一个代表接着说,“我老婆没工作,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全靠我这份工资。
要是没了工作,这一家子可就”
徐大志静静地听着,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缓缓开口:“各位的难处,我理解。
我也跟大家交个底,我们初步的计划是保留百分之七十的工人。”
接待室里一阵骚动,工人们显然对这个比例不太满意。
“当然,”
徐大志补充道,“这百分之七十是指在生产岗位上的。
我们还会成立一个三产服务公司,安置其余的工人。
工资肯比你们从前好的,我这么大集团,安排你们家属工作也没问题的。”
“三产服务公司?做什么的?”
赵师傅问。
“比如开个餐馆,或者搞个维修部,利用大家的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
徐大志解释道,“另外,对于确实无法安置的老工人,我们会按照工龄给予一次性补偿。”
工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
“徐总,您这话可当真?”
赵师傅盯着徐大志的眼睛问。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徐大志斩钉截铁地说,“具体的方案我们正在做,明后天就会提交给区政府。
如果并购成功,这些条款都会写进合同里,具有法律效力!”
送走工人代表后,徐大志长舒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