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统一,它们缓缓转动,开始梳理归拢后的“正史”叙事,确保其连贯无缺。
疑问柱上的剧情模板开始不断复制、扩散,不仅仅局限于三根立柱,还渐渐蔓延到宫墙之上,将所有核心事件的“正史”模板一一陈列,形成一面巨大的叙事墙。地面上的金箔书页则开始自动装订,渐渐形成一本厚重的金书,封面上没有文字,却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气息,这便是即将成型的《官方正史》全本。
守时婆看着这一切,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叙事收束意味着多元可能性的消失,意味着时间线将变得单一而固定,再也没有“如果”与“假设”。但这也是记忆宫的宿命——当星图运转到第五十七周天,叙事织锦机便会启动,以破叙梭为引,将紊乱的多元叙事归为一统,确保“正史”的绝对权威,避免时间线因过度分裂而崩塌。
破叙梭再次疾驰而出,带着银亮的针线,飞向记忆宫的下一个目标——炎黄阪泉之战的多元叙事展柜。那里同样陈列着多个版本的战役过程,有的版本中炎黄联军激战三日,有的版本中炎帝主动归降,还有的版本中蚩尤提前介入战局。破叙梭的寒光再次亮起,银线开始勾勒统一的叙事轮廓。
穹顶的辩证星图依旧凝固,但金色的经纬线愈发清晰,星子只剩下那些代表“正史”的明亮光点,整齐排列,如同棋盘上的棋子,按部就班地运转着。记忆宫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却少了往日多元叙事交织的灵动,多了几分既定法则下的肃穆。
地面上的金书已经装订完成,封面上缓缓浮现出四个篆字——《官方正史》。金书自动翻开,第一页便是统一后的燧人取火叙事,文字清晰,细节明确,没有丝毫模糊之处。紧接着,第二页、第三页……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大禹治水等核心事件的统一叙事纷纷显现,书页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如同在书写着一部完整而唯一的文明史。
守时婆拄着木杖,缓缓走到金书旁,伸出苍老的手指,轻轻触碰书页。书页上的文字传来一阵温热的触感,那是“正史”叙事的力量。她抬头望向穹顶的星图,心中清楚,第五十七周天的叙事收束还将持续,直到所有多元版本都被统一,直到记忆宫中只剩下唯一的“正史”脉络。
而这场收束,不仅关乎混沌记忆宫的稳定,更关乎所有时空的存续。多元叙事虽赋予了时间无限可能,却也暗藏着崩塌的危机,唯有将叙事收束,确立唯一的“正史”锚点,才能让文明的脉络在时间的长河中,稳稳地流淌下去。破叙梭的身影在宫殿中穿梭,银亮的针线不断编织,记忆宫的叙事重构,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