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初歇的清晨,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外,人群如潮水般涌动。
媒体长枪短炮对准法院正门,直播信号在各大平台同步推送。
标题耸动:“全国首例‘情感剥削’案今日开庭”“‘哭灵人’背后的操控黑幕被揭开?”而真正让舆论沸腾的,是原告代理人——公益律师颜微提交的一份特殊请求:
【请“明玥观察哨”提供核心技术运行逻辑说明及情绪信号溯源模型】
消息一出,全网哗然。
这是司法系统首次将“情绪操控”纳入法律审视范畴,更是第一次试图用技术手段定义“精神侵害”的边界。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苏明玥的回应会如此决绝。
“我们不会交出算法。”她在记者会上一字一句地宣布,“因为真正的证据,不在代码里,而在人心中。”
法庭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旁听席座无虚席,有受害者家属、心理学专家、媒体代表,甚至还有几家大型社交平台的合规负责人。
法官敲下法槌,案件正式进入举证环节。
苏明玥起身,身着剪裁利落的黑色套装,步履沉稳地走向证人席。
她没有拿出任何技术文档,而是轻轻按下手中的播放键。
一段录音缓缓响起。
起初只是低语,像风穿过枯叶。
紧接着,一个女人开始啜泣,声音由弱渐强,带着撕心裂肺的哀恸。
那不是普通的悲伤——它精准地踩在人类共情的每一个节点上:呼吸频率、哽咽节奏、音调起伏,全都经过精心设计,仿佛一根无形的手指,直接探入听众大脑的情绪中枢。
这是“哭灵人”组织的经典作品,曾在一个儿童坠楼事件后一夜爆红,煽动百万网友对无辜家属进行网络围攻。
而如今,这段音频被“明玥观察哨”反向解析,在关键段落植入了微弱的“情绪镜像反制信号”。
三分钟后,现场异变陡生。
心理专家团队实时投影的情绪波动曲线图上,超过78%的听众脑波出现剧烈震荡,皮电反应飙升,部分人甚至捂住胸口、面色发白。
“这不是共情。”首席心理顾问站起身,声音颤抖,“这是生理性的道德不适。他们的良知正在被强行唤醒——就像突然意识到自己曾为一场虚假悲剧疯狂叫好。”
全场死寂。
有人低头看着自己发抖的手,想起当初在社交媒体上留下的恶毒评论;有人闭眼深呼吸,试图压下心头翻涌的羞耻感。
真相无需辩驳。
那一刻,所有人终于明白:原来最可怕的暴力,从来不是刀剑,而是披着悲悯外衣的情感劫持。
而苏明玥,正是那个揭
但她知道,这一胜,不过是风暴前的平静。
果然,庭审结束不到两小时,噩耗接连传来。
“凤凰基金会”的所有线上捐款通道被全面冻结——发起方竟是天枢会控股的“信联支付”。
与此同时,数个自媒体账号突然爆文,《“明玥观察哨”涉嫌洗钱?
资金去向成谜》《所谓公益,实为新型精神控制实验?
》等话题迅速登上热搜前三。
舆论瞬间倒戈。
许昭宁盯着屏幕,指尖飞速敲击键盘,冷汗顺着额角滑落。
“不对……这不只是一次舆论攻击。”他猛地抬头,“他们在逼基金会断血。一旦‘希望脉冲’停播七十二小时,守灯人网络的情感共振阈值就会跌破临界点,整个系统将自我瓦解。”
小陆攥紧耳机,声音发颤:“可主服务器一旦被切断,广播就……”
“所以,不能靠主服务器。”苏明玥打断他,眼神清明如刃。
当晚九点整,全球十三个国家的社区广播站同时接收到一段加密数据包。
小陆站在终端前,双手悬于回车键之上,深吸一口气,按下确认。
刹那间,无数基站本地存储系统同步激活。
预载程序启动,《小星星》的旋律从城市角落、乡村学校、难民营帐篷里悄然传出,温柔却坚定地穿透夜空。
更令人震撼的是,苏明玥在“明玥观察哨”官网发布了开源协议——《守灯人公约》。
“你不需要权限,也不需要认证。”她的声音通过语音公告传遍网络,“只要你愿意倾听真实的情感,愿意传递一份不被操控的温暖,你就可以成为下一个守灯人。”
十二小时内,三千二百一十七人报名接入系统。
他们中有教师、程序员、退休护士、流浪歌手……身份各异,却在同一片星空下,点亮了自己的灯。
厉知行坐在黑暗的指挥室里,看着监控大屏上不断跳动的绿色光点,像是大地深处燃起的星火。
他砸碎了茶杯,嘶声下令:“启动熔断计划,我要它彻底消失。”
可他已经迟了。
火焰一旦点燃,便不再受控。
办公室内,苏明玥望着窗外漫天灯火,指尖轻触耳畔仍未消散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