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带来的巨大冲击,在经过了最初的错愕和不真实感之后,很快便被李睿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给消化了下去。
他不是一个耽于幻想的人。
他很清楚,崇祯皇帝这突如其来的、近乎疯狂的信任和提拔,绝非是“圣心仁厚”那么简单。
这更像是一场豪赌。
皇帝将辽西的未来,甚至是大明国运的一部分,都当做筹码,压在了他的身上。
赢了,君臣共创盛世。
输了……
李睿不敢想象那个后果。他知道,自己已经被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他脚下,是万丈光芒,但也可能是……万丈深渊。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皇帝给予他的这份权力,发挥到极致!用实实在在的成就,来回报这份信任,也为自己,铸造一道足以抵御任何风浪的坚固壁垒。
第二天,当祖大寿亲自带着厚礼,前来“道贺”时,李睿展现出了与他年龄不符的成熟与谦逊。
他没有丝毫的年少得志、飞扬跋扈,反而处处以晚辈自居,对祖大寿这位辽东的“老帅”,礼敬有加。
两位新旧总兵的第一次正式会面,在一种极其融洽而又默契的氛围中,结束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祖大寿,用他枭雄般的胸襟,接纳了这位新崛起的“战友”。而李睿,也用他的智慧,赢得了这位前辈的尊重。
辽西的权力交接,平稳得,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送走了祖大寿,李睿立刻召集了自己麾下所有的核心成员,召开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总兵府军政会议”。
会议之上,他正式颁布了“辽西总兵府”的第一号令。
“第一,改组!扩编!”
李睿的声音,在庄严肃穆的议事厅内,回荡着。
“原‘军械司护卫营’,正式更名为‘镇辽军’!下设三个步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以及一个直属总兵府的特战队‘夜狼’!全军满编,三千人!”
“王老三!”
“末将在!”王老三激动得满脸通红,出列单膝跪地。
“我命你,为镇辽军第一步兵营统领!兼任全军步兵总教官!”
“二牛!”
“末将在!”
“我命你,为第二步兵营统领!”
“陈千总!”
“末将……在!”陈千总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外人”,也会被委以重任。
“我知你治军严谨,经验丰富。我命你,为第三步兵营统领!负责将那些锦州降兵,给我彻底地,打磨成一支真正的精锐!”
“孙元化孙抚台,已派来第一批火器工匠。宋师傅!”
“老朽在!”
“我命你,为炮兵营统领!给我将‘赤龙’炮的战术,发挥到极致!”
“至于骑兵营……”李睿的目光,扫过众人,“暂时由我亲自兼任。我们的战马,还太少,等明年开春,我再给你们,找一个合格的统领回来!”
他口中的“找”,自然是指去草原上“抢”。
一道道任命,有条不紊地发出。一个权责分明、结构清晰的全新军事指挥体系,被迅速地建立了起来。
“第二,民政改革!”李睿继续说道。
“原‘辽西农垦司’、‘营造司’、‘纺织司’、‘保安堂’等机构,正式合并,成立‘辽西民政总司’!”
“这个总司,将全权负责我辽西治下,所有屯田、建设、工商、医疗、教育等一切民生事务!”
“这个总司的主事,我将交给我最信任的人。”
他顿了顿,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一直默默地,站在一旁,为众人端茶倒水的瘦弱身影。
“李月。”
“啊?!”
李月正在倒茶的手,猛地一抖,茶水都洒了出来。她抬起头,一脸的惊愕与不敢相信。
“哥……我……我不行的……”
“我说你行,你就行!”李睿的眼神,充满了鼓励与信任,“这两个月,你跟着我,学习管理账目,调度物资,做得很好。治理天下,就如同当家。我相信,你能比任何人都更用心地,去照顾好我们的每一个百姓。”
“女子,为何不能为官?在我李睿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能者上,庸者下!”
李月看着哥哥那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那些同样投来鼓励目光的将领们,她咬了咬嘴唇,最终,重重地点了下头。
那双原本柔弱的眸子里,第一次,绽放出了自信而又坚毅的光芒。
“第三,设立‘参谋部’!”
这,是李睿整个改革中,最新颖,也是最核心的一环。
“我将从军中和新招募的读书人中,挑选出最聪明、最善于思考的人,组成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