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校园小说 > 大学哪些事 > 第24章:科技管理中跨越边界的交友之道

第24章:科技管理中跨越边界的交友之道(1 / 6)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 新玉箫英雄传 霍少他纠缠不休 就玩个游戏,怎么成仙了 盗墓:开局就和秀秀结婚 都重生了谁还入赘啊 我在修行界寻宝那些年 异梦刺客 终结改造人 京剧猫:浴火红莲

    省科技厅某处茶歇室的咖啡机还在嗡嗡作响,孙伟指尖敲了敲摊开的《2018 年度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光落在 “智能光电技术” 那栏,抬头看向我时,眼底带着熟悉的精准:“你们学校的智能光电实验室,这次申报得把去年和锐科光电合作的那条生产线数据放进去,政策刚调整,产学研转化的‘落地率’权重提了 15%,这数据能帮你们卡在评审的‘优’档里。”

    他说话时,指腹还在指南上画了道弧线,那是科技厅干部特有的习惯,总在政策条文里找 “最优解”。我接过指南,指尖触到纸页上他提前用红笔圈出的 “优先支持领域”,忽然想起这十年间,无数次这样的 “及时提醒”,早已成了我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里最靠谱的 “信息雷达”。而每当孙伟需要高校的 “实战案例” 或是专家资源时,我也总能第一时间协调出多媒体教室,或是把领域内最懂政策的张教授的日程表发给他。在科技管理这盘需要 “跨部门、跨领域” 协作的棋里,我和孙伟的关系,早已不是简单的 “工作伙伴”,而是能彼此托底的挚友,这背后,藏着科技管理工作的本质:政策落地要靠 “接地气” 的资源,而资源流动,终究要靠 “走心” 的关系。

    一、打破层级的交友哲学:科技管理里的 “平等共生”

    第一次见到孙伟,是在 2013年省科技厅与高校的合作论坛上。那天他坐在**台右侧,穿一件浅灰色衬衫,袖口卷到小臂,和其他正襟危坐的官员不同,每当高校代表汇报到 “成果转化” 环节,他手里的钢笔就没停过,后来我才知道,他笔记本上记的不只是要点,还有 “某高校的传感器项目没提市场反馈”“某实验室的转化周期过长,可能需要政策引导” 这类 “细节批注”。

    论坛散场时,我抱着一摞自己整理的《高校产学研合作案例集》追上他。那本案例集里,每一页都贴着便签:“2013 年智能光电实验室与某企业合作项目:技术转化周期 6 个月,量产后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年销售额 1200 万”“2012 年生物医学工程团队与三甲医院合作:研发的微创器械获 CFDA 认证,临床应用率提升 30%”。我当时没多想,只是觉得,科技厅的人要制定政策,总得知道高校 “真实能做什么”,而不是对着空泛的 “成果” 拍板。

    孙伟接过案例集时,指尖顿了顿,翻到 “智能光电” 那页,抬头看我的眼神里多了点惊讶:“你们连企业的售后反馈都记了?” 那天我们在会场外的走廊聊了半小时,他说自己刚调去科技厅项目管理处,正愁缺 “接地气” 的案例来完善新的《产学研扶持政策》;我说学校的实验室总怕 “埋头搞研发,最后与政策不沾边”,急需有人点拨 “政策要什么”。现在想来,那半小时的对话,其实就是科技管理工作里最核心的 “供需对接”,而我们的友谊,就从这份 “彼此需要” 的平等开始。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 “互相需要”,恰好暗合了社交心理学里的 “互惠吸引律”。但在科技管理这个讲究 “专业对等” 的领域里,“互惠” 从来不是简单的 “你帮我办事,我给你好处”,而是 “你提供专业价值,我反馈资源支持”。

    记得 2016 年,省科技厅要修订《重点实验室评估标准》,孙伟找到我,说原来的标准里 “成果转化” 只看论文和专利,忽略了 “产业化实际效益”,想找几个高校实验室做 “试点评估”。我立刻协调了智能光电、生物医学工程等 3 个重点实验室,把近三年的 “专利转化数量、合作企业营收增长、解决行业痛点案例” 整理成表格,甚至带着孙伟的团队去企业生产线实地考察 ,企业老板拉着孙伟说:“要是早按这个标准评,我们和高校的合作早就敢加大投入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重生八零:拒婚后转嫁高冷军少 庶女复仇记 心机美人上位,你老公变成我的了 鬼灭:氪命变强你管这叫雷呼? 向往的美丽生活 大学哪些事 听说我是盗墓贼 醋缸打翻,被病娇大佬宠成小废物 一觉醒来三年后,七零长姐凶又甜 火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