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攻打莫州。
他说只要城门打开,就能一举攻占莫州。”
杨延昭点了点头,心里有了主意。
他对周信说:“周信,你先把这个细作关起来,派人看好他,别让他跑了。
再去通知王贵和刘顺,让他们立刻来我这里开会。”
周信领了命,押着细作下去了。
没过多久,王贵和刘顺就来了。
杨延昭把抓住细作的事,还有细作招供的内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们。
“将军,耶律斜轸这小子,居然想玩里应外合的把戏!
咱们得赶紧想个办法,不能让他得逞!”
王贵气得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刘顺也跟着说:“是啊将军!
那些契丹降兵虽然现在忠于咱们,但难保不会被耶律斜轸收买。
咱们要不要先把他们抓起来,或者把他们赶出莫州?”
杨延昭摇了摇头:“不行。
那些降兵大多是真心想留在莫州,为大宋效力,咱们不能冤枉他们。
而且,耶律斜轸还不知道细作被咱们抓了,咱们可以将计就计,设个埋伏,打他个措手不及!”
“将计就计?”
王贵和刘顺异口同声地问,眼里满是疑惑。
杨延昭笑了笑,说道:“咱们可以让那个细作给耶律斜轸写信,说已经联络上了契丹降兵,约定三天后晚上三更,在莫州的西门打开城门,接应辽军进城。
然后咱们在西门附近设下埋伏,等辽军进城,就动进攻,定能打败他们!”
王贵和刘顺一听,都来了精神:“将军,这个主意好!
可那个细作会愿意给耶律斜轸写信吗?”
杨延昭说:“他要是不愿意,咱们就给他点好处。
告诉他,只要他帮咱们写信,事成之后,咱们就放他回家,还给他足够的粮食和盘缠。
要是他不愿意,就把他交给百姓处置——莫州的百姓恨透了契丹细作,肯定不会轻饶他。”
果然,当杨延昭把条件告诉细作时,细作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愿意写信!
只要你们放我回家,我什么都愿意做!”
杨延昭让细作写了信,又模仿细作的笔迹,在信上盖了细作的私章,然后派了一个可靠的士兵,假装成细作的手下,把信送到耶律斜轸的大营。
耶律斜轸收到信后,心里很是高兴。
他没想到细作这么快就联络上了契丹降兵,还约定好了打开城门的时间。
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开会,布置进攻莫州的任务:“三天后晚上三更,咱们率领三万辽军,攻打莫州西门。
只要城门打开,咱们就冲进去,一举攻占莫州,活捉杨延昭!”
将领们纷纷领了命,开始准备进攻。
可他们不知道,杨延昭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接下来的三天,杨延昭一边让士兵们在西门附近设埋伏,一边让契丹降兵们配合演戏——他告诉降兵们,耶律斜轸派细作来联络他们,想让他们打开城门,接应辽军进城,现在细作已经被抓住了,咱们可以将计就计,打败辽军。
降兵们一听,都很生气,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杨延昭,教训一下耶律斜轸。
三天后的晚上,月色朦胧,寒风刺骨。
耶律斜轸率领三万辽军,悄悄地来到莫州西门外。
他按照信上的约定,派人去西门附近的一棵大槐树下,点燃了三堆火——这是细作和降兵约定的信号。
没过多久,西门慢慢地打开了。
耶律斜轸见状,心里大喜,下令:“快!
冲进去!
攻占莫州!”
辽军士兵们一个个士气大振,朝着西门冲去。
可他们刚冲进城门,就听到一声梆子响——这是杨延昭约定的进攻信号。
“放箭!
扔滚木!”
王贵高声喊道。
埋伏在城门两侧的宋军士兵纷纷放箭,扔滚木。
辽军士兵毫无防备,一个个倒下,顿时乱作一团。
耶律斜轸见状,心里一惊,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连忙下令:“快撤退!
快撤退!”
可已经晚了,刘顺率领的宋军士兵从西门的两侧冲了出来,堵住了辽军的退路。
杨延昭也率领主力士兵,从城里冲了出来,手持长枪,朝着辽军士兵刺去。
“耶律斜轸!
你中了我的埋伏,还想跑?”
杨延昭高声喊道,“兄弟们,杀了辽军,守住莫州!”
宋军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朝着辽军冲去。
契丹降兵们也拿着武器,跟着宋军士兵一起杀敌——他们虽然是契丹人,但早就对耶律斜轸的残暴不满,现在更是想为自己赎罪。
辽军士兵被夹在中间,根本无法抵抗。
耶律斜轸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又气又急,可也没办法,只能率领少数亲信士兵,拼死突围。
杨延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