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焕然一新
第二天一大早,老冯醉酒睡醒,想起昨天晚上卫淮登门,不是衝著剎生鱼,而是奔著事儿来的,他胡乱喝了一碗米粥,就匆匆出了门。
他知道,卫淮这段时间在忙些什么,这种时候肯定没在家,一定在鱼圈,就径直寻了过去。
等他到了松江边,看到卫淮和孟川正在渔场周围加固铁丝网。
“小卫啊,你昨天找我啥事儿咱们把酒喝高兴了,可別把事儿给误了!”
老冯顺著新开出来通往渔场的土路,来到渔场门口,远远地开口询问。
“大爷,不误事儿,酒喝高兴了才是大事儿、好事儿!”
卫淮笑著迎了过去,指了指渔场边放著的用货车运来的掛子船:“我知道你是位在这江里打鱼的好手,这两天,我弄来一条掛子船,但却不会验船,想跟你请教一下。
你也知道,船的好坏,关係到我们在水中作业的安全,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我们不懂,也不敢瞎搞,怕弄巧成拙。”
“验船啊—”
老冯朝著那条掛子船走了过去,转著圈看了一遍:“还是用柴油机的,哪里搞来的”
“水產局弄来的,听说以前因为违规,被没收的,一直在水產局的木楞上放著,我托关係买了过来,据说做好后才用了一年多时间,又在水產局里边放了一年多,没有交罚金赎回去,人都不打鱼,到外地务工去了。”
卫淮简单说了这条船的来龙去脉。
老冯点点头,又细细看了看:“用料讲究,用的是上好的榆木,好好打理出来,是条好船。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就是繁琐。
验船的事儿,我確实会,你要信得过我,我可以教你。”
“大爷,你这说的哪里话,我要是不信你,就不会去找你了。”
“那我先领著你去找材料,材料弄回来,我说,你们做,我自己手脚已经不利索了,只能逞口舌。”
“求之不得!”
“话说在前头,得把饭菜酒水也供著—
“那必须的。”
“那跟著走,要的东西可不少,得赶上马车去拉。”
“大爷,还有个事儿“啥事儿啊”
“现在渔场弄得差不多了,等到渔船弄好就可下江捕鱼,这渔场没人看管,还有大娘,一看补网就知道是没少跟你一起捕鱼的好手.我想请你们帮忙打理渔场,我开工钱。
你也知道,我吃山沟的,时间到了,该放山要放山,该打猎要打猎——“”
“可以啊,我老两口正愁没事儿做呢。”
“別急著答应,我觉得,你还是跟家里两位大哥商量商量,万一他们不答应。”
“这有啥好商量的,儿子还能管到老子头上来,我说可以就可以,要不同意,现在照样能揍他们。”
老冯在家里似乎很有权威。
卫淮也不催他,相信这种事情,回去后总会有商量,能不能成,过些日子总能有个结果。
眼下还是儘早让船入水,抓紧时间捕鱼赚钱的好。
马匹和架子车都在渔场,卫淮牵来踏雪,架上架子车,让老冯坐上去,顺著他的指引行动。
一整天的时间,几乎都在购买各种材料上了,等到傍晚回到渔场,石灰、桐油、线麻、沥青等东西,將架子车上装得满满当当。
今天验船是不行了,只能明天继续。
卫淮到江边看了下袖子网,没想到,除了小鱼,也弄到条十来斤的鲤鱼,顿时兴高采烈地拿了回来,叫上孟川和老冯往家里走。
“今天晚上,咱们再吃一次剎生鱼,我做,大爷指点!”
听过两三遍,也不如亲手做一遍,卫淮想把剎生鱼这道菜真正的学到手。
老冯当然知道卫淮的想法,清楚这是实干,只是頜首笑笑。
这一晚,品尝剎生鱼的孟川,也被惊艷到了。
第二天,老冯开始指点卫淮和孟川验船。
首先得將买来的生石灰,分份儿放在石碾子上,用斧头將它们轻轻地敲碎,碾成细细的粉末,
再用细罗筛过。
等到把所有石灰都粉粹成末之后,用生桐油搅合成团,再用斧头在石碾子上反覆捶打,直到油腻熟透,成了一种类似玻璃窗用的油灰。
接下来,卫淮和孟川又在老冯的指点下用线麻打麻茎子。
通常用来做绳子的荷麻不行,必须用线麻,
然后把麻茎子剪成船身长短。
做这事儿,人少了不好摆弄,老冯也上前帮忙,他和孟川前后持著,让卫淮鬆开半尺长的拈劲儿,往里面刷生桐油,再把打好的油腻子揉到麻茎子里去,要求一定要均匀饱满,再把拈劲儿放回来,
拈劲儿把油灰裹在麻茎子里,再加上生桐油的粘性和稀释,使得油灰和麻茎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