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清晨亲自在值房接见了以江南沈家为的一众豪商代表。
其实户部出一个主事,再不济一个郎中就已经够了。
不过王清晨看重的却是将钱法彻底扭转的机会。
这些人嗅觉灵敏,行动迅,已然看到了“昌武银元”
背后巨大的商业潜力和官方信用所带来的便利。
“王大人”
沈家代表沈言礼率先开口,他年约四十,面容精干,言辞恭敬却不失气度。
“新币一出,市井沸腾,其便利与信誉,我等深有体会。
今日冒昧前来,实有事相求,亦是为助大人推行新政,畅通天下货殖。”
“沈先生请讲。”
王清晨神色平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他对这些商贾的来意已有预料。
“其一,我等各家在各地皆有钱庄、银铺,愿与户部官兑铺合作,代为兑换新币。
我等可将收兑的散碎杂银统一上缴户部熔铸,只收取微薄火耗工本,如此可极大缓解官兑铺压力,更能将新币迅推广至京畿之外,乃至江南、岭南各地。
此为‘私银通兑’之请。”
“其二,新币虽好,然大宗贸易,动辄数千数万两,银钱搬运清点仍是极大不便。
我等恳请户部能牵头,设立一个‘官银票号’,商贾可在京师存入银元,凭票至各地指定商号兑付,如此一来,商旅可‘轻赍以行’。
我等钱庄虽有银兑业务,但是操作却大有不便,若王大人应允,我等愿鼎力相助,以各家商号信誉为基,共襄盛举!”
王清晨听完,心中微动。
这些商人的提议,尤其是第二条,已然触及了近代银行的雏形。
这确实能极大促进商业展,巩固新币地位,甚至能成为户部调控经济的一大利器。
但其中风险亦是不小:官银票号的信用如何绝对保证?如何防止伪造?参与商号如何遴选与监管?利益如何分配?这绝非一蹴而就之事。
他沉吟片刻,缓缓道:“诸位所请,皆是为国为民、便利商旅的良策,本官已深知之,私银通兑一事,原则可行。
户部可遴选信誉良好、资本雄厚之商号,授权为‘特许兑换点’,按统一章程办理兑换,火耗标准需由户部核定,不得擅自加征。
具体细则,可由度支司与诸位详议。”
众商人闻言,脸上皆露出喜色。
“至于官银票号……”
王清晨话锋一转,神色更为凝重。
“此事关乎国计民生,牵涉甚广,非比寻常。
须得详细筹划,建立完备章程,确保万无一失。
需界定清楚,此为官督商办,还是官商合办,或是户部直办?
另外,票据防伪、兑付保障、风险准备金等,皆需缜密考量。
本官需奏明陛下,并经朝议商议,方可决断。”
王清晨说道。
一众商贾却是大为诧异,他们没想到王清晨竟然想得如此深远,这一探,高下立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