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这才看清这位戍边大臣的模样——五十出头年纪,面容黝黑粗糙如老树皮,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
“陛下”
“大将军”
行至近前,李靖雁对着景佑帝和白破虏依次问好。
“臣不敢言劳。
陛下此番巡视北疆,实乃幽州军民之福。
“李靖雁声音沉稳,带着边塞特有的粗砺。
景佑帝微微颔:“今春徙民之事现在如何了、爱卿可否与朕说说?“
李靖雁这才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回禀陛下,自去岁冬朝廷下诏徙民实边,今春共安置流民三万户于幽州境内。
其中两万户分置各军镇屯田,一万户安置在幽州城郊新辟的村落。
“
他侧身指向西北方向。
“距此三十里处新建&039;安民堡&039;‘靖边堡’‘治戎堡’等,已安置五千户,开垦荒地十万亩。
臣每旬派人巡视,如今正值春耕,幽州府衙已经派人前去督导,秋后当有收成。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令阴山军镇安置独身边民三千人,和北戎族民互通姻亲,加教化,增筑军镇”
皇帝顺着他的手指望去,远处隐约可见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景佑帝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边民可得到妥善安置?“
李靖雁嘴角微扬:“托陛下洪福,去岁冬雪丰沛,今春墒情极好。
加之徙民多为青壮,臣命府衙抽调百名老农指导,又借给种子农具,是以进展顺利。
“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卷简册呈上:“此乃徙民名册及安置详情,还请陛下过目。
“
随侍太监接过简册,皇帝却未立即查看。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些流民,可还安分?可有后悔返乡者?“
李靖雁目光一凝,随即答道。
“初到时确有骚动,多为地界摩擦,臣按律处置了几个带头闹事的,其余人见有地可耕,有屋可住,渐渐也就安定下来。
“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其中不乏身手矫健者,臣已挑选千人编入边军,余者组成民团,农闲时训练,既防北戎小股骚扰,又可备不时之需。
“
兵源也是此次徙民的主要目的之一。
毕竟从内地补充兵员实在太过麻烦,而且故土难离,补充极为困难。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爱卿思虑周全。
“
这时一阵北风掠过,卷起沙尘。
李靖雁下意识侧身,为皇帝挡住风沙。
待风过后,他低声道:“城外风大,请陛下移驾城中。
臣已在州衙备下接风宴,虽比不得京城精致,却有北地特有的野味。
“
“朕明白了。
先入城吧。
“
李靖雁抱拳称是,转身喝令骑兵列队护送。
他翻身上马的姿态矫健如青年,丝毫看不出已是知天命之年。
龙辇缓缓启动,向幽州城门行去。
景佑帝坐在辇中,手指轻轻敲击扶手,目光透过纱帘落在四下的旷野之上。
“二十余年了……“皇帝低声自语,声音淹没在车轮的吱呀声中。
幽州城门前,军民跪迎圣驾。
城门上新挂的彩绸在风中飘扬,与斑驳的城墙形成奇异对比。
李靖雁骑马在前引路,玄甲在夕阳下泛着暗红的光,宛如凝血。
皇帝的目光越过他,望向更北的方向。
那里,暮色正悄然笼罩草原。
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