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她转身向药铺走去。
宋瑞跟着苏玉回到那间临街的、兼作油条作坊的狭窄小屋。屋里弥漫着经年不散的油味和面粉气息,显得有些凌乱。
宋瑞二话不说,卷起袖子就忙活开了。他先是利索地帮苏玉把明天出摊要用的几口大锅和竹篓刷洗得干干净净,又将院子里堆放的杂物归置整齐。
干完这些,他见墙角堆着的柴火不多了,又抄起斧头,吭哧吭哧地劈起柴来。他力气大,干活实在,不一会儿就劈好了一堆整齐的柴薪,垒得高高的。汗水浸湿了他的布衫,他却浑然不觉,只觉得能为苏玉分担些劳累,心里说不出的畅快。
苏玉在一旁看着,偶尔递上一碗凉水,柔声道:“宋大哥,快歇歇吧,这些活儿不急在一时。” 宋瑞接过水一饮而尽,抹了把汗,憨厚地笑道:“不累不累!多劈点,你们娘俩烧水做饭也方便。”
忙活完已是晌午。苏玉看了看天色,对宋瑞道:“宋大哥,忙了这一上午,真是过意不去。若是不嫌弃,就在这儿吃顿便饭吧,只是粗茶淡饭,你别见笑。”
宋瑞一听,喜出望外,连忙摆手:“不嫌弃!不嫌弃!苏娘子做的饭,定然是好的!” 能留下来吃饭,对他而言简直是天大的奖赏。
苏玉便去灶间张罗。宋瑞抢着要帮忙烧火,苏玉推辞不过,便由了他。蹲在灶膛前,看着跳跃的火苗,宋瑞心里美滋滋的。添柴间隙,他无意中瞥见灶台旁的米缸盖子没盖严,下意识地探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却让他心里咯噔一下,那米缸里的梗米,已然见了底,只剩下薄薄一层铺在缸底,恐怕连三五碗饭都蒸不出来了。
宋瑞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想到苏玉起早贪黑卖油条的辛苦,想起她独自带着女儿的艰难,再看着这几乎空了的米缸,一股酸楚混杂着强烈的保护欲涌上心头。
就在这时,苏玉走了过来,手里拿着量米的小升,显然是来取米。她看到宋瑞正望着米缸发愣,脸上闪过一丝窘迫,但很快便恢复自然,笑着解释道:“瞧我,忙得都忘了舀米了。” 说着,她熟练地将缸底那点米几乎全部舀了出来,看样子是打算全都蒸上。
“苏娘子,这……”宋瑞忍不住开口,想说米太少了,留着她们自己吃就好。 苏玉却打断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宋大哥辛苦了一上午,哪能让你饿着肚子回去。饭总是要吃饱的。” 她将米淘洗干净,倒入锅中,加好了水。
蹲在灶膛前,宋瑞看着苏玉忙碌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他明白,苏玉这是把家里最后一点米都拿出来招待他了。这份情意,让他感动不已,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帮助这对母女的心。
他暗下决心,明天,不,今天下午就去买上两斗好米给她们送来,绝不能让她们再饿肚子。
午饭时,桌上摆着一盆热气腾腾的米饭,虽然米粒分明却略显稀疏,还有一碟自家腌的咸菜,一碗看不到什么油星的青菜汤。苏玉一个劲儿地给宋瑞夹菜盛饭,自己却只吃了小半碗,就说饱了,忙着去照看女儿萱儿吃饭。
宋瑞吃着这顿简单的饭菜,却觉得无比香甜。他大口吃着饭,心里盘算着送米的事,以及对未来更进一步的、模糊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