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未晞的话音未落,柳月娘便抑制不住的吸了吸鼻子,眼中的泪珠开始打转。她别过身子,胡乱抹了把眼泪。
这时,院门口忽然传来鹿鸣的声音:“未晞,月娘,我去镇上了!” 两人走出去,见鹿鸣背着个大大的褡裢,“你们有什么要带的吗?”
月娘赶紧迎出去,想了想说道:“你去镇上的点心铺看看,有没有那种糖糕,买两斤回来当喜饼 —— 成亲那天给来的娃们分,让他们也沾沾喜气。再看看有没有细点的红头绳,要红得正的,我盘头发用。”
鹿鸣低头在纸条上画了两道,刚要把笔揣起来,白未晞忽然开口:“我跟你一起去。”
这话让柳月娘和鹿鸣都愣了,柳月娘疑惑地看着她:“你去镇上干啥?一会就要吃饭了。”
白未晞指了指院角的竹筐,里面装着些晒干的柴胡、金银花,是她前阵子跟着张仲远进山采的,挑了最干、最完整的装在筐里:“这些药,想拿去镇上卖了。” 柳月娘这才明白,笑着点头:“也是,这些药留着也是留着,卖了还能换点钱买块布,做件新衣裳。”
“鹿鸣,秋收完了各家要带的东西挺多吧?你把骡车赶上,省劲!”柳月娘边说边去牵骡子。
“真是瞌睡送枕头,我还想着问完你们就推平板车呢!”鹿鸣高兴道,边说边跟着进去帮忙套车。
”那你们路上小心,早去早回!”柳月娘挥着手。
……
山间的小道上,鹿鸣赶着车,白未晞背着竹筐坐在一边,鹿鸣乐呵呵的说着,“镇上的点心铺有两种糖糕,一种裹芝麻的,一种不裹的,裹芝麻的贵些,咱买不裹的就行。还有卖红绳的铺子,一尺才两个铜板……”
走了一个时辰,两人到达镇上。鹿鸣要买的东西很多,白未晞跟他约好在杂货铺门口等后便拎着竹筐往东街走。首饰铺不大,门面是块发黑的木板,上面刻着 “银饰坊” 三个字。铺子里摆着些银簪、银镯子,都做得小巧,没有繁复的花样,价格也不贵。
掌柜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见她进来,抬头问道:“姑娘买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