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秉柔嘉,行符律度,册为贵妃。降臣淑慎性成,蚩梦端庄持重,述里朵恪恭久著,各册为淑妃、德妃、贤妃。千乌、巴戈、李存忍,册为昭仪、昭容、修仪……”
其后,鱼幼姝、妙成天、钟小葵、广目天、阳炎天等皆授以相应内官职司,如尚宫、尚仪、宫正、尚服等。
通合天道曰圣;穷理尽性曰圣;声入心通曰圣。
温柔贤善曰懿;柔克有光曰懿;体和居中曰懿。
女帝闻听自身尊号,竟是微微一怔,不由自主的攥紧了膝上袍服,眸光剧烈闪动,倏然望向御座之上的身影,胸脯微微起伏,显然并未想到萧砚会予她如此至高无上的尊号,其中深意,重逾千钧。
至于贵妃位同副后,淑妃、贤妃、德妃与贵妃同列正一品四妃,地位尊贵无比,诸女除却心思相对单纯的蚩梦外,各自心潮起伏,表情微妙,自不必多言。
而杜荀鹤声音未停,继续宣诏:
“皇子明昭,日表英奇,天资粹美,载稽典册,俯顺舆情,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系心百姓,以系四海之望。”
“盖闻王者膺图御宇,必懋建亲藩,以固邦本;哲后经世纬民,恒敦叙懿亲,以弼成雍熙之治。皇子李岱,禀乾坤之淑气,蕴日月之精辉。授以册宝,封为楚王,钦此——”
群臣再次依礼制,长拜俯首,恭贺国本已定。
紧接着,杜荀鹤又请出第三份诏书,展开长念,声音已略带沙哑,却依旧努力保持着清晰:
“诏曰:盖开国之功,必载于册;辅弼之贤,当表于斯。今敕建‘日月楼’,绘功臣形貌,记其伟迹。既树丰碑,更颁爵赏,今依功绩,定勋封赏,昭示天下,垂范后世:
王彦章,破燕伐晋,军中砥柱,战功赫赫,封鲁国公,授枢密使,领殿前马军司都指挥使;
韩延徽,运筹帷幄,定策安邦,算无遗策,封赵国公,授中书令;
冯道,抚镇河北,调度粮秣,萧何之功,封燕国公,授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
李茂贞,首倡大义,举岐归化,功在社稷,封卫国公,授司徒;
敬翔,襄赞机务,稳定旧梁,老成谋国,封郑国公,授门下侍中;
李珽,锐意新政,整肃吏治,刚正不阿,封魏国公,授御史大夫;
元行钦,镇戍北疆,威震草原,封汝阳郡公,授右卫大将军;
余仲,统军有方,屡立战功,封谯郡公,授殿前步军司都指挥使、右威卫大将军;
田道成,救驾有功,忠勇可嘉,封钜鹿郡公,授左威卫大将军;
朱友文,执掌禁卫,侦缉四方,恪尽职守,封陈留县公,授殿前都指挥使兼锦衣卫指挥使;
李思安,定乱灭蜀,战功卓著,封邢县公,授左武卫大将军;
史弘肇,统领水师,经略巴蜀,封汝南县侯,授水军都指挥使;
张全义,献洛阳,治河南,归顺表率,封汲县侯,授司农卿;
杨涉,三朝老臣,德高望重,封弘农县侯,授司空;
段成天,天子亲卫,勋劳卓著,封清河县侯,授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付暗,侦缉漠北,功在边陲,封博陵县侯,授锦衣卫指挥使,领北镇抚司。
朕惟褒德酬功,帝王之大道;崇爵厚禄,国家之常典。兹者扫荡群氛,肇膺历数,凡我臣工,宜加宠锡——”
一个个名字念出,每一个都伴随着相应功绩的简述。王彦章、李茂贞、元行钦、余仲、田道成等十六人首批入祀日月楼,配享殊荣。
而诏书逐一念毕,但凡今日在场观礼,且被唱到名字的功臣俱皆出班叩谢天恩。每人脸上表情各异,或激动,或沉稳,或感怀,但明显难掩荣光。
作为元从第一将,随萧砚八百骑定河北的王彦章,也是当之无愧的列为第一,他多年来性子虽已被岁月和地位磨砺得沉稳了许多,此刻虎目中亦是精光暴涨,颇有得色,好在深吸一口气后,迅速就将澎湃的心潮压制了下去。
其余文武,如谢彦章、赵思温、李继崇、王景仁、公羊左、贺瑰等,皆按功封赏。温韬与上官云阙亦封为乡侯。
此外,萧父被追封为忠烈王,林神医被追封为忠勇公。
旧梁、旧蜀、旧岐、旧晋降将,如张文蔚、杜荀鹤、寇彦卿、王檀、王宗侃、周庠、张格、郭崇韬、周德威、符存审、李存礼、李存孝等,也各有封赏安置。
外藩首领中,耶律尧光削“漠北王”号,改封“归义公”;蚩离削“镇南王”号,改封“黔国公”,世镇云南,但行“土流并治”。
最后一道重要的诏书,由新任中书令韩延徽亲自出列宣读:
“朕惟机务之重,耳目之司,不可不革弊维新。今改‘夜不收’为‘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刺探情报,专司诏狱。授朱友文锦衣卫指挥使,段成天指挥同知,付暗、公羊左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