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云州城;而王彦章在突破獾儿嘴后,已分兵一部如狂风般席卷而至,从东面压迫而来。
更远处,还有述里朵亲自坐镇的宫帐军大纛,以及被萧砚征调的阴山诸蕃仆从军头领们的旗帜如林。
铁壁合围,水泄不通。
李存勖残存的数百人,便被如此重重围困在白登山下的一处山丘上。山丘虽无险可凭,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却端是好一处赏景之地。
残兵们瘫坐在地上,人人带伤,气喘吁吁,战马更是倒毙多半,刀枪卷刃,箭囊早已空空如也。至于那位数次挽救李存勖于危难的兵神,却是在昨夜最危急的一场乱战中陷入重围,被李茂贞、朱友文、莹勾、候卿、旱魃五人一起出手,留在了荒原之上。
朝阳缓缓自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将天空染成一片明媚的朝霞。朝阳万里,映照着这座白登山,也映照着山丘下那无边无际、刀枪如林的万军大阵,金光闪烁,肃杀而壮丽。
萧砚策马登上一处可以俯瞰整个战场的高坡。降臣、述里朵在他身侧稍后。王彦章、李茂贞、元行钦、朱友文、孙鹤等大将,以及景从至此观礼的漠北、阴山诸部头人,如同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他。
秦王大纛在朝阳中猎猎作响,无声的威压如同实质的海潮,涌向山丘上那孤零零的晋军残兵。
降臣看着萧砚被众人簇拥的背影,眼神复杂难明,先前种种偏执,在这个男子面前,真的显得那般渺小。
述里朵则微微眯着眼,似乎在品味着这历史性的一幕。
山丘上,李存勖再度环顾身边。李存礼、高行周,还有那数百名追随他至此的亲兵。每个人都伤痕累累,血污满面,盔甲残破,连手中的兵器似乎都沉重得难以举起。
李存勖的目光,最终越过层层迭迭的敌军,落在那高坡之上,被众人簇拥的萧砚身上。一股巨大的悲凉与释然,同时涌上他的心头。
他惨然一笑,然后缓缓抬起手,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甲胄。然后,他转向李存礼等人,道:“事已至此,徒死无益。萧砚所欲者,唯孤一人。尔等皆河东俊杰,当留此有用之身。”
他扫过李存礼、高行周等周围数百将卒,笑了一下:“待孤死后,尔等降了吧。”
“大王!”李存礼悲呼一声,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臣弟宁死追随!”
“我等愿随大王战至最后一刻!”周遭一大片亲兵尽皆单膝跪拜下去,声音中满是悲愤。
高行周嘴唇翕动,最终只是深深垂下头,肩膀微微耸动。他与众人又何尝不知这是李存勖想为他们谋一条生路可所谓君臣,随着李存勖的数年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份忠义与悲愤,又如何能轻易割舍
而李存勖只是摇了摇头:“不必多言。此乃王命。”
说罢,他便不再看他们,示意左右亲兵上前,帮自己解下那身象征他戎马十数年的荣耀,如今却已千疮百孔的甲胄。
卸甲之后,李存勖只着一身染血的素色内袍,身形显得更加萧索。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塞外的空气最后一次吸入肺腑,然后从容地走向一匹亲兵牵来的战马,翻身上马。
他策马缓缓行至山丘之下,然后在距离山下梁军阵列百步之外勒住缰绳,扫视着对方雄壮的军阵,眼神或向往,或激亢,但最终只是归于一片平静。
梁军阵中骚动片刻,一骑黑甲义从策马奔出,在距离李存勖十余步外停下,厉声喝道:“晋王何意”
李存勖平静看向对方,只是道:“请转告秦王。李存勖,愿以己命,换我身后这些晋国儿郎一条生路。并以将死之身,请秦王阵前一晤。”
那义从亦不答话,拨马便走。
消息很快传到高坡,众将议论纷纷,朱友文更是不屑出声,言李存勖这厮要死就死,何必多言云云。
但萧砚却未置一词,只是缰绳轻抖,一人不疾不徐的向阵前驰去。而他没有下令,周遭所有人也没有人敢擅自轻动,所有人皆屏息凝神,目光追随着那道身影从容出阵而去,仿佛只是赴一场寻常的会面。
两军阵前,数万人的目光聚焦于一点,战场死寂的可怕,唯有风声呜咽。
萧砚在距离李存勖十余步处勒马停下,在这片曾见证过汉高祖被围困的古战场,在如此朝阳之下,和李存勖第三次,亦是最后一次面对面。
李存勖看着萧砚,对方甲胄鲜明,气度沉凝,年轻如斯,正是如日中天。反观自己,一身血污,形容枯槁,双鬓斑白,穷途末路。
他笑了笑,摇了摇头,再抬头时,已是尽可能的坦然以对。
“萧砚,河东精锐,尽丧于你手,我败了,败得心服口服。这北疆万里江山,是你的了。”
萧砚执着手中缰绳,眯眼看了李存勖片刻,复而轻笑开口:“李存勖,沙场争雄,各为其道。若说心服口服,又有谁人愿意甘居他后然你之将略,确令本王不敢有丝毫懈怠。高梁河畔,野狐岭前,皆堪为劲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