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武侠仙侠 > 红楼帝梦 > 第315章 薛姨妈不动如莲,王熙凤古道热肠

第315章 薛姨妈不动如莲,王熙凤古道热肠(1 / 5)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一个厨子,万妖都进我菜谱 长生家族,从十七岁成为家主开始 梦魘降临 长春风云起!小人物阿贤的霸业征途 公路求生:我幸运满级! 我的二次元穿越怎么是主神空间啊 被知青除名,我直接落户靠山屯 重生后,我娇养了敌国质子 家族百年,从港岛开始崛起 末世:我的列车能无限续接

第315章 薛姨妈不动如莲,王熙凤古道热肠

且说恭嬪平儿,自从顺嬪妙玉因生下二皇子李敕有功,被册封为顺妃之后,在整个后宫之中,

平儿便成了位分最低,唯一的一个嬪。

好在她一直住在乾清宫,贴身伺候李崇,更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故而禁宫里的太监宫女,倒也没人胆敢因此而瞧不起她。

尤其是贾元春,林黛玉等人,也从不因平儿出身低贱而轻视她,平日里都是和她姐妹相称,彼此相处也算颇为融洽。

在薛姨妈带著孩子小李进宫的那一天,平儿也跟著眾人去了翊坤宫,亲眼见证了小李抱著皇帝喊爸爸,皇帝认其为义女,册封为柔公主的感人一幕。

隨后,平儿便回到了乾清宫,回到了她所居住的偏殿。

见平儿回来,王熙凤自然是笑语盈盈的迎了出来。

依著李崇的旨意,平儿现在是恭嬪,而王熙凤则是贴身伺候平儿的宫女。

可她们俩人从小一起长大,名为主僕,实则与姐妹无异。

故而此时平儿与王熙凤的身份地位,虽然来了个天地互转,但是在私底下,她们二人的相处模式,还是与以前並无二致。

平儿还是称呼王熙凤为姑娘,王熙凤也不尊称平儿为娘娘,还是像以前那样叫平儿。

但是在心底深处,平儿已经不再视王熙凤为主,而是將其视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

而王熙凤也不敢再將平儿视为奴僕,也是与平儿一样,將她视作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的亲姐妹。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平儿知道,王熙凤与薛姨妈关係匪浅。

先不说她们刚进宫,在掖庭为奴那会儿,薛姨妈大把的砸银子,帮著王熙凤谋得了掖庭管事之职。

只说后面四五年的时间,王熙凤跟著薛姨妈学了那么多榻上参禪之术,便足以证明,薛姨妈待王熙凤无疑是极好极好的。

故而平儿一回来,便將今日去翊坤宫,探望薛姨妈的所见所闻,一股脑的告诉了王熙凤。

王熙凤听了,也和薛宝釵一样,心里很是疑惑不解。

她想不明白,以薛姨妈的年纪,怎么会认小李为义女呢

不管是从年龄,还是身份地位,都应该认作孙女,才显得合理一些。

再加上方才平儿说,陛下与孩子极为投缘,认了李葭为义女,並且册封为柔公主。

那么照此说来,皇帝和薛姨妈,便成了小李薛的义父义母。

这事儿,怎么看都觉得怪怪的,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便在这时,平儿见左右无人,压低嗓子说道。

“姑娘,你说奇不奇怪,柔公主的嘴巴和鼻子,长得像极了陛下,而眼晴和额头,却与庄贵妃娘娘有几分相似。”

王熙凤闻言一惊,心说柔公主长得像薛宝釵,也就是像薛姨妈了。

难道说,柔公主是陛下和薛姨妈的孩子

难怪前年好端端的,薛姨妈突然患上了思乡之症,非得回金陵去养病才行。

原来薛姨妈回金陵,不是养病,而是养胎,而是生娃娃啊!

如此一来,这一切便都能说得通了。

可王熙凤转念又一想,总觉得是自己想多了,毕竟薛姨妈的年纪,比皇帝大了那么多。

他们二人在榻上顛弯倒凤,怎么想都觉得有点荒唐,怎么看都有点不太可能。

更何况,在王熙凤的印象之中,皇帝李崇是不怎么好女色的。

王熙凤之所以这么想,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她王熙凤,容貌嫵媚艷丽,身段娜魅人。

整个人都是以一种开茶靡的状態,等著陛下来肆意採擷,或者是辣手摧呢!

可以说以她王熙凤的容貌身段,放眼整个天下,还没有哪个男人,能够对她的美色视而不见。

更没有哪个男人,会在她自荐枕席的诱惑之下,还能一连拒绝了她好多次。

但是有一个男人却做到了,那就是皇帝李崇。

要知道王熙凤在李崇身边,近前伺候了那么久,也曾经无数次的表达过,她愿意伺候李崇的意思,但是李崇就是不为所动,直到如今都没有將她纳入后宫。

陛下若是一位好色之君的话,没道理放著年轻貌美的她不吃,反而去吃年纪比自己大了许多,

还生过两个孩子的薛姨妈啊!

虽说薛姨妈床上功夫了得,但是她王熙凤跟了薛姨妈学习了那么久,虽说没有实操过,但是她的功夫也不算差啊!

关於这一点,陛下已经从平儿口中知道了。

故而王熙凤想来想去,都觉得自己方才是想多了。

而柔公主的相貌,长得像陛下和薛姨妈,估摸著只是凑巧罢了。

毕竟平儿方才都说了,柔公主与陛下极有缘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天幕:武帝,这嫁妆给我我也行 碎玉逢尘 懂爱 我见过龙 青木门隐士 一品盲刀入江湖 高武:变身破碎的她,靠加点变强 恋综:载走刘天仙,我成绑匪了? 综武:满级魅力的我,真是太难了 从武林门派到长生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