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声大喊。
“宾客请回,本家上车!”
贾环,贾宝玉,贾琮,贾兰等人,在城门口再一次跪地叩首,一一谢过那些前来送殯,前来路祭的宾客,然后纷纷上了马车。
贾元春,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史湘云,李紈等宫中贵人,也纷纷下了软轿,换乘马车。
其后之贾氏宗族重要的本家,女卷,也一个个在城门口上了马车。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百辆马车,径直出城,直奔贾氏家庙,铁槛寺而去。
只因贾家原籍在金陵,故而贾母今日出殯,並不是直接下葬,而是將灵枢暂且先安放在贾氏家庙铁槛寺之內。
等到吉年吉月吉日吉时,才会將贾母的棺送回原籍金陵安葬。
铁槛寺距离京城约有二三十里,而贾府眾人卯时三刻出门,此时已经酉时,四五个时辰水米未进,不管是贾府主子,还是那些小廝丫鬟,怎么可能扛得住
故而贾府眾人出了城门之后,便在城外两三里,一处名叫黄家庄的村舍暂作歇息。
大乾开国百余年来,贾府办了无数次丧事,在这黄家庄歇脚点次数,少说也有十几回了,故而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贾府眾人清晨卯时出门那会,便有一干小廝僕妇,提前赶至这里,早早便做好了准备,只等著眾人前来。
依著往年的惯例,庄子里的庄汉早已经被了出去,那些庄户人家,並无太多房舍,婆娘女子们无处迴避,便只得由著她们去了。
而贾家只是借黄家庄这么个地方歇歇脚,至於吃食,用具等物,一概不用这里的,都是那些小斯僕妇提前带了来的。
即便如此,每次贾府眾人来此暂作歇息,都会赐下不菲的银钱,故而这座黄家庄,对於贾府眾人的到来,上上下下无不欣喜。
说句有点暗黑的话,黄家庄的这些庄户人,为了得到贾家的赏赐,估摸著都在盼著贾家多死几个人,多办几场丧事才好呢!
那些个村姑庄妇们,见了贾府眾人的人品衣服,礼数款段,好似看著天上之人一般,岂有不爱看的
而贾府上下人等,要说相貌,自然是贾宝玉排第一,故而那些婆娘女子,纷纷捂著嘴笑个不停,一个劲儿的看著贾宝玉。
而在这其中,便有一位名叫二丫头的女子。
她年纪十七八岁,身穿红衣,生的十分貌美。
前几年,寧国府太爷贾敬炼丹而亡,贾宝玉前来送殯,也是在眼前这座庄子里,一眼便相中了二丫头。
当时,贾宝玉苦苦哀求贾母,想將二丫头买进荣国府,放在他房里。
贾母派当时的大管家赖二,前去找二丫头的父母商量,不料,竟然被人家给拒绝了。
原来这二丫头家里,在黄家庄算是富户,自然不愿意將女儿卖到荣国府为奴。
为了此事,贾宝玉好几日都的,甚至起心动念,想带了小廝去黄家庄寻二丫头,与其私会云云。
不过后来,贾宝玉想著如此行事,不是世家大族公子的做派,便暂时选在了一边。
再后来,贾宝玉身边那么多鶯鶯燕燕,便將黄家庄的二丫头,给拋到了九霄云外。
但是这位二丫头,正处於少女怀春之时,在那次见了贾宝玉一面之后,从此便有了点痴意。
只是这种女儿家心事,是没法子明著说的,
没想到,时隔几年,贾宝玉又来了。
二丫头喜不自胜,便站在那些婆娘女子的头里,直勾勾的看著贾宝玉。
可惜,此时的贾宝玉,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风流个的公子哥了。
此时的贾宝玉,身体残缺,是为阉人,而他的心境,又如已灰之木,早已经看破红尘,不在意这些人间美色了。
故而二丫头的这片痴心,註定只能付诸流水,到头来水中捞月一场空了。
可是这一切,二丫头並不知道。
她大著胆子,轻移莲步,来至贾宝玉身前,羞红著脸颊,柔声问道。
“二爷,您还记得我吗”
贾宝玉闻言抬头,定定的看著二丫头。
只是贾宝玉那眼神,空灵飘忽,似乎在看著二丫头,又好像没有在看她,而是在看著二丫头身后,不远处贾母的棺。
贾宝玉摇摇头,道:“不记得了。”
二丫头登时便急了,揉搓著衣角说道。
“二爷怎么能不记得我呢东府太爷出殯那日,您还让贵府的大管家,来问我爹娘討要我来著。”
贾宝玉闻言一愣,好似听到了上辈子的事情,浑然没有一点印象。
想想也是,贾宝玉此生遇见了那么多女子,又有哪一个,他真的往心里去了呢
要说有的话,恐怕只有林妹妹了。
贾宝玉抬头看了眼二丫头,那双眼晴好似老僧入定,又好似古井无波,没有泛起哪怕一丁点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