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让部分注意力,回到了电影工业本身的技术讨论上。
这完全偏离了他的初衷。
“这个沈善登!他到底想干什么!”
查尔佩里克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气得差点摔了手中的咖啡杯。
他再次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导演,而是一个精通他们所有招式的对手。
史密斯在一旁安慰道:“专员,至少《赤壁》的票房败局已定,我们的主要目的之一达到了。”
“主要目的我要的不是一部电影的票房失败!”查尔佩里克打断他,恼怒道:“我要的是氛围!是那种质疑、不满、撕裂的氛围!”
“现在好了,被他这么一搅和,反而显得我们是在无理取闹,人家自己人倒是团结起来了!”
史密斯试探着问道:“那我们是否再加大力度”
查尔佩里克颓然摆摆手,脸上闪过明显的疲惫和恐惧。
“难了。舆论的势头一旦被引偏,再想拉回来代价太大。这个沈善登,他对时机的把握,对分寸的拿捏,太精准了。”
查尔佩里克再一次,由极度乐观,转为了极度悲观。
感觉上帝不爱他了。
对沈善登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挫败感。
他自我安慰道:“或许,或许我们之前的思路错了。”
“沈善登虽然抨击欧洲三大,但他赞同好莱坞的工业体系,这次他为《赤壁》说话,肯定的也是技术。”
“这说明他骨子里是认可强大工业实力的价值的。我们或许,或许应该尝试将他纳入我们的体系来理解。”
“合作也不错”
查尔佩里克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史密斯听着这熟悉的话调,拳头在身侧暗暗握紧。
心里一阵无语,你这兜兜转转,折腾了一大圈,损失了那么多资源,最后又回到了他最初的建议
但他面上只能保持平静,还要恭维道:“专员的见解总是更深一层。”
同样心情复杂的,还有身处风暴眼的吴语森。
他看到沈善登那番评价,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没想到,在自己被“文明世界”舆论误伤得体无完肤之后,伸出援手,帮他稍微挽回一点颜面的,竟然是这个他一直视为对手,甚至曾扬言要封杀的年轻人。
这种滋味,让他百感交集。
时间来到七月中下旬,奥运筹备工作也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到了此刻,举国上下有一种紧张和兴奋。
在一次文化宣传系统内部协调会议上,有领导在总结近期文艺战线工作时,特意点名表扬了电影发挥的积极作用。
“在奥运即将举行的关键时期,《人在囧途》等一批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重要的是,它们探索了主流价值与大众娱乐的有机结合,寓教于乐,有力地巩固了我们的舆论阵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对于营造喜庆祥和、充满信心的社会氛围,发挥了主动的、积极的作用。这说明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是很有大局观的!”
下午。
韩三平去参加一个宣传部门牵头召开的会议。
一进会场,他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对。
嗯怎么回事
好几个相熟的兄弟单位领导、宣传系统的同僚,纷纷主动上前搭话。
“老韩,可以啊!不声不响把工作做到前面去了!”
“把握主动,眼光超前!这步棋走得妙!”
“韩董,这回可是给咱们电影战线涨脸了!”
什么主动超前涨脸还妙
韩三平倒是有点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