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心里松口气,再次行大礼,“臣女不悔。”
圣上朗声大笑,他喜欢知恩的好孩子,“好,好孩子,你的请求朕准了,可惜朕本想封你为县主,既然你用封赏换田家免罚,朕也不是小气之人,那就赏你财物作为补偿。”
杨悟延一听,得了,果然没他什么事,圣上心里就没想过封赏他!
春晓抬起头面露惊喜,一张脸演的格外鲜活灵动,因为兴奋脸颊泛红,“咚”的一声,脑袋用力地磕在地砖上。
春晓的额头瞬间青了一片,脸上高兴又因疼显得有些扭曲。
圣上微微愣住,随后哈哈大笑,“你真是个实诚的孩子,杨爱卿快拉你闺女起身,朕怕她一会再磕坏了脑袋,朕可舍不得这么好使的脑袋有损伤。”
圣上不管杨春晓是不是为了让他消气,反正他心里最后的小疙瘩被抹平。
春晓随着爹爹起身,这位小心眼又记仇,她没按照圣上的想法走,这位因为她的功劳不会表现出来,就怕不断在心里积累,日后找她算账。
现在圣上发自真心的笑,春晓彻底安心下来。
春晓的额头受了伤,圣上也消了气,杨悟延心里的怒火却蹭蹭的往上窜,这狗屁的京城,糟糕的皇上,心里骂的特别脏,面上却要保持感恩的神态。
幸亏圣上没有读心术,否则,一定暴怒。
时辰已经不早,圣上满意父女二人的表现,示意尤公公将人带进来,面对疑惑的父女俩解释,“春晓这丫头及笄后进京,你夫人身体不好,朕怕她没人管理宅子,而且她也需要人教导礼仪,朕选了一个老嬷嬷送给她。”
杨悟延,“......”
这是在他闺女后院明晃晃的安插眼线!
春晓倒是接受良好,欣喜的道:“臣女与爹爹进京就没接受过礼仪教导,心有惶恐的入宫门,圣上是明君不与我们父女计较,臣女也不能挥霍圣上的宽容,日后臣女一定认真学习礼仪,绝不会给圣上丢人。”
圣上听的嘴角高高翘起,“朕相信你不会让朕丢脸,你是个好孩子。”
尤公公带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老妇人进来,妇人梳着宫廷常见发髻,面容普通并无什么记忆点,规规矩矩的给圣上见礼后,又来到春晓面前。
嬷嬷语气恭敬,“小姐,老妇姓封,日后就是小姐的管家嬷嬷。”
春晓扶起向她见礼的封嬷嬷,语气亲切,“日后我有哪里不对,还请嬷嬷指出来,我从西北来什么都不懂,还望嬷嬷多担待。”
封嬷嬷一时间摸不准新主子的脉,语气谦逊,“都是老妇分内之责。”
话落,封嬷嬷就站到春晓的身后,春晓后背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这位绝对不是简单的嬷嬷,走路无声无息,身上的武艺不俗。
圣上满意的点头,回到桌案前拿出拟好封赏的册子,提笔又往上加了一些。
厚厚的一本册子全是银钱的补偿,千两黄金,两处铺子,一座京城的庄子,首饰,器具等等。
两刻后,父女二人才离开皇宫,杨悟延因为多了外人心里有话也不能说,一路被侍卫送回春晓京城的宅子。
父女俩站在宅子门口,门口有门房守着,进入院子,宅子内的十二个下人整齐见礼迎接父女俩。
杨悟延,“!!”
闺女这是被皇上的人包围了?
春晓扯着傻眼的爹爹往院子里走,对着管事模样的男子询问,“我与爹爹的住处,可都安排妥当?”
方管家飞快地看向封嬷嬷一眼,迅速低下头回话,“全都收拾妥当,将军带来的护卫也都安排好住处。”
春晓没见到自己的丫头不意外,她的两个丫头外来者,这些人才是利益整体,他们排斥雪雁和雪英。
春晓迈着步子往院子里走,边问带路的管家,“你姓什么?”
方管家有些跟不上脚步,急忙跑两步,“小人姓方,今年三十有七,妻儿都在府上,老妻管理着厨房,小儿目前在前院当差。”
春晓一听,好家伙,全是油水多的好差事,嗯了一声,“圣上的赏赐在后面,你与封嬷嬷一起封存入库,等一会将府内人员的名册和卖身契拿来,行了,都不用跟着我,全去府门口等着封赏队伍。”
春晓话音落下,封嬷嬷停下脚步,对着有些反应不过来的方管家道:“走吧。”
方管家不清楚这个嬷嬷的本事,比对小姐的两个丫头更谨慎,“封嬷嬷请。”
春晓与爹爹来到主院,在主院才见到雪雁与雪英,两个丫头一脸的委屈。
雪雁嘴快,“小姐,方管家让我们在主院等您回来,他们不让我们出主院。”
春晓坐在桌子前,点头表示知道了,嘱咐两个丫头,“你们在外面守着,我要和爹爹说一会话,有人过来提醒我。”
雪雁,“是。”
等两个丫头出去守着,杨悟延才开口,“这一路可憋死老子,闺女,我在京城话都不敢说。”
春晓摸了摸茶壶,茶壶是温热的,倒出来一杯,被杨悟延抢走。
春晓解释,“爹,我们刚出宫就出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