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个角落成了最繁忙的试验场。在帕布罗的带领下,
一群精挑细选的工匠日夜赶工。他们严格按照帕布罗提出的方案和刘易的指导进行:
製作泥范瓣:选用优质粘土,精心塑造成所需尺寸的炮管泥模。沿轴向精確对称分割为左右两瓣。
旋制內面:在每一瓣泥范的內表面(將形成铁范外表面的地方),使用特製的“车板”(一种旋转刮刀工具)进行精细旋制,確保內面光滑、规整,弧线流畅,尺寸精准无误。
製作卯与把手:在泥范瓣的结合边缘,预留並精心製作出凹凸咬合的卯结构。同时,在泥范瓣的外侧,预先嵌入坚固的铁製把手,以便后续搬运和操作沉重的铁范。
翻铸单瓣铁模:將一瓣泥范倒扣固定在平板上,在其外侧用混合材料(粘土、沙、增强筋)填充塑形,形成闭合的浇铸型腔。然后將整个组件放入特製的烘乾窑中缓慢烘乾,
彻底去除水分。最后,將炽热的铁水浇注入型腔,冷却后,便得到第一瓣光滑、坚固的铁製模具。
重复翻铸:用同样的方法,逐节、逐瓣地翻铸出所需的全部铁模组件。而用於形成炮管內腔的“泥芯”,则另用粘土製成相应尺寸的圆柱体,精细烘乾並打磨光滑。
数日后,在眾人焦灼的期待中,第一套完整的、用於铸造一门轻型炮的铁范组件终於诞生了!虽然只有一套,但这套闪耀著生铁特有青灰色泽、边缘带著精密卯、装有坚固把手的铁范瓣,静静地躺在木架上。
刘易、凯文、詹德利和帕布罗等人围著这套铁范,仔细检查每一处细节,手指抚过冰冷的铁面和光滑的內壁。“好!一套足够了!先验证工艺!”刘易果断下令,“准备铸造!就用它来浇铸我们的第一门铁炮!”
铸造地点选在了工坊区核心的铸造区。这里沿河嘉立著五座高大的高炉,日夜不息地喷吐著火焰和浓烟。
铁矿石和木炭通过便捷的河运源源不断地送来,在匠人们手中化作锋利的武器、坚固的农具、实用的铁锅,再输送到各地,换回维繫联盟生存的粮食和布匹。今天,为了这场意义重大的试验,其中一座高炉被特別徵用了。
为了適应这次特殊的浇铸,高炉下方进行了一些改造。在铁水流出的出口正下方,工匠们挖掘了一个深坑。詹德利亲自指挥,带领著帕布罗和一群最得力的工匠,小心翼翼地將那两瓣沉重的铁范组件吊装进深坑中,通过卯结构紧密地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圆筒形空腔。
接著,那根早已准备好的、打磨光滑的圆柱形泥芯被精准地悬吊放置於铁范空腔的中心位置,確保其与铁范內壁的间隙均匀一一这个间隙,就是未来炮管的厚度。
一切准备就绪。铸造区瀰漫著紧张而兴奋的气氛。炉火熊熊,將人们的脸庞映照得通红。工坊区经验最丰富、威望最高的首席铁匠,托布大师,神情肃穆地站在高炉的泥塞旁,手中握著长长的铁钎。
刘易、凯文、詹德利、帕布罗等人站在安全距离外,屏息凝神,目光紧紧锁定著高炉的出铁口和下方的深坑。
“开炉!”刘易沉声下令。
托伦德大师沉稳有力地用铁钎捅开了封堵出铁口的泥塞。剎那间,一道刺目耀眼、令人无法直视的亮白色铁流,如同咆哮的熔岩之河,轰然倾泻而下!
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空气被灼烧得扭曲。那蕴含著毁灭与创造力量的铁水,带著灼自的白光和惊人的热量,精准地灌入了深坑中那组合好的铁范里。
滚烫的铁水迅速填满了泥芯与铁范內壁之间的空隙,並沿著预留的通道上升,直到达到铁范的边缘。多余的铁水被引导流入旁边早已准备好的普通铁锭模具中。整个过程虽然短暂,却充满了原始工业力量带来的震撼。
浇铸完成后,深坑被迅速用湿土覆盖保温,防止冷却过快导致开裂。等待是漫长的。
整整两天两夜,所有人都心繫著那个被掩埋的深坑。
两天后,泥土被小心地挖开。詹德利和帕布罗亲自指挥,小心翼翼地拆解掉铁范上的卯结构。隨看沉重的铁范瓣被吊车缓缓吊起、移开,深坑中露出了一个被灰黑色烧结泥壳包裹著的、粗壮的圆柱形物体。接著,工匠们用凿子和撬棍,小心翼翼地清理掉包裹在外的大部分泥壳,並费劲地將內部的泥芯一点点掏挖出来。
当最后一层泥壳被剥落,当最后一块泥芯碎块被取出,一个通体黑、闪烁著金属冷硬光泽、形制与当初那泥炮模具几乎別无二致的铁铸炮管,赫然呈现在眾人面前!
它静静地躺在深坑里,线条粗獷而充满力量感,炮口和炮尾的轮廓清晰可见。
凯文绕著这个沉重的铁傢伙走了两圈,俯身用手指敲了敲冰冷的炮身,发出沉闷的金属迴响。他抬起头,看向刘易,脸上写满了惊奇,但更深的疑惑也隨之浮现:“老师,这东西看起来確实很结实。但是,”他比划了一下炮管那巨大的体积和重量,“这么沉重的一根铁筒子,就算你神力惊人,恐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