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十二金人的十二,是压九鼎的九一头的。
而且,同九鼎的九,代表九州而言,贏政选择铸造十二个金人,也很讲究。
古人把大地分为十二支,又称为十二地支,可以用来表示方位,它是能够代表大地的,而大地,不就是天下吗
另外,古人其实很早就知晓了一年四季,一季三月,一年十二个月的概念。
取十二之名,也就意味著从时间上大秦千秋万代。
在空间时间的双重含义下,说明贏政在铸造金人的同时,其实早就从心底里,想要建立较之夏商周,並且更为庞大的基业。
结果嘛——.
人算不如天算,大秦二世而亡。
想到这,张泊重新打开手机,搜索起有关十二金人的消息。
很快他便发现,这十二金人,还真有点说法。
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描述,一个金人,重千石,换算到现如今的重量,有三十吨。
不过这“金人”自然不是金子製成,而是由铜製成。
至於为何称之为金人,想来是因为古代对铜的称呼乃是赤金。
所以称之为金人,也没有不妥,
而隨著张泊的翻阅,他发现,“赵佗”口中的这些金人,確实能够被称为国宝。
一方面,十二金人身上可是有著铭文存在的。
而且这不是普通的铭文,其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的铭文。
光是这两个在秦朝声名显赫的名字,往那一摆,足以见十二金人的铭文档次之高。
对於后世来说,这可谓是极具研究的价值。
另一方面,这十二金人,已经消失在了歷史的长河中。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贏政,所建造的这些金人,大概率被东汉末年的董卓,爆了金幣。
董卓將这些金人,重新熔铸,製作出了一批堪称史上质量最差的铜钱。
看到这,张泊恨不得突突了董卓。
简直是白瞎了贏政所製造的这十二金人。
查了几分钟的资料,张泊重新將手机收起,
“赵佗,这十二金人,確实可以称得上国宝。”
“如此说来,用一件国宝,换取另一件国宝,不是刚刚好吗。”
从店家刚刚向他打探九鼎的消息,贏政便大致上推测出,九鼎想来也是国宝。
但是对於熔铸九鼎一事,贏政可是丝毫不后悔。
他熔铸九鼎,可是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的。
况且,不是还造出了一个能够得到店家承认的十二金人嘛。
张泊一阵哑然。
理论上,贏政说的没问题,但是实际上,国宝之间,亦有差距。
就如同九鼎与十二金人一般。
虽然十二金人同样异常珍贵,但是与九鼎这个能够掀起考古界风云的文物相比,还是稍逊一筹的。
不过,现在想这些也是无用,毕竟九鼎已经无了,只有十二金人了。
和“赵佗”吹嘘半天,张泊喷了喷嘴。
他清楚,和“赵佗”说这么多也没用,大秦国宝依然还是大秦国宝,他又拿不到。
因而,在考虑几息后,张泊的心中,便升起了一个其他的想法。
“赵佗,以上这些的国宝,我就不考虑了,毕竟你也拿不到,我这有一个想法,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
“哦,不知店家你有何想法”
“你还记得我先前告知你的焚书事件吗”
“记得,怎么了”
“你看看这样如何你帮我收集一些百家藏书,我给你一批后世的玩意,如何”
虽然现代很多人认为,是秦始皇焚书,导致了一系列先秦典籍的流逝,但是其实这是不准確的。
因为当时的秦始皇贏政,只是下令焚毁私藏的典籍,而秦朝官方其实是有备份的。
同理,焚书其实是有好处的。
那就是统一了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社会秩序。
但是坏处也显而易见。
例如压制了人们的思想。
那先秦时期,那可是百家爭鸣,但是到了秦朝,还存在的诸子百家,就还剩下寥寥几个。
而且,只有一份备份的话,一旦发生些意外,那可就完续子了。
歷史就是如此演绎的。
项羽来到咸阳后,直接放了一把火,秦朝所藏之书,也在这场大火中燃烧殆尽。
好在秦汉之间,相隔不长,人们还能够通过口口相传,將典籍上的內容复述出来,使得很多典籍都是以此等方式流传下来的。
贏政的脸上,这时露出了极为感兴趣的神情。
“后世之物不知为何”
张泊没有解释,而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