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飞说完,便直接离去了,留下了张泊与易安居士李清照。
“李娘子,请坐。”
“多谢店家。”
看著面前的这位易安居士李清照,张泊也是不得不感慨一句。
岁月啊。
与元符二年那个活泼好动的李清照相比,眼前的这位倒是温婉许多,同时脸上还有著些许的憔悴之色。
稍微耽误点时间,张泊泡好一杯茶,递到了易安居士李清照的面前。
“李娘子,这是元符二年的李小娘子带来的茶。”
李清照望著杯中的茶水。
虽然与大宋的点茶截然不同,但是,既然是来自元符二年的茶,她是肯定想要尝一尝的。
从张泊的手中接过茶,李清照浅尝一口后,脸上露出了怀念的神情。
果然,这正是她记忆中的那个味道。
念及至此,李清照不由得多饮几口。
“李娘子,如今既然你来此,想来是要见李小娘子一面”
“是的,店家,不知元符二年的奴,什么时候才能前来。”
张泊沉吟片刻,这才开口说道。
“李小娘子不久前往了盛唐时期游玩,估摸著时间,应该快要回来了,如果不急的话,可以在此稍作等待。”
李清照自然是不急的,因而,她便暂时地留了下来。
大约日暮西山之际,农家乐外,传来了几位女子的交谈之声。
“清照,可多亏了你的相助,要不是你,恐怕我们无法在盛唐时期玩得如此尽兴。”
“公主谬讚了。”
“清照,不用称呼我为公主,还是和婉儿一般,称呼我为太平吧。”
“好。”
“听婉儿说,清照你那时期的汴京较之盛唐也不湟多让,不妨我们过些时间,再去汴京看看。”
“如此,那我以地主之谊招待太平与婉儿。
三人一边交谈著,一边进入了农家乐中,然后就见到了院子里忙活的张泊。
“店家。”
三人齐齐向著张泊打起了招呼。
张泊微微頜首,隨后望向了李清照的方向。
说起来,他的这间农家乐,目前似乎仅仅有不同时期的两人来过。
一个便是洪武永乐的judy,另一个便是南宋北宋的李清照。
不过,与两朝的judy不同,他们是交错著来此的。
而李清照,却是同时来此的。
不知道两人的见面的场景又会如何。
“李小娘子,你要等的人来了。”
“等待的人”
李清照猛地被张泊的话语说的一愣。
不过,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
“店家,莫不是南宋的——“
“嗯。”
得到张泊肯定答覆的李清照,脚步没有停留,直直地向著屋內走去。
见此情形,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头雾水。
“店家,刚刚你所说,清照所等待之人,不知是谁。”
“是二十八年后的李小娘子自己。”
顿时,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脸上皆是一片然。
自己见自己
这场景,她们可从未见过。
当即,两人便欲前往一观。
“两位,还是给李小娘子一些独处的时间吧。”
张泊阻拦下想要看热闹的两人。
与此同时,李清照掀开帘子,就看到了一位恬静的妇人正在喝茶。
妇人抬头,也看到了拉开门帘的李清照,
一时间,四目相对,谁也没有开口。
“你比我想像得,要憔悴不少。”
妇人李清照神色不变,微笑著说道。
“这也是想当然的,这些年来,经歷了很多事,出嫁,受党爭牵连,隱居,到现如今的生活。
虽然李清照没有向店家打探她將来的生活,但是她从未来自己的只言片语中,听出了顛沛流离。
想来这也是未来的她看上去憔悴的原因。
“不妨和我讲讲,这些日子的经歷吧。”
“现在的大宋,是元符二年吧。”
李清照点了点头。
见状,妇人李清照也將她在元符二年起的经歷娓娓道来。
不过,还未说多久,在谈及赵明诚时,李清照的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不忿。
妇人李清照也是注意到了年轻时她的情绪变化。
“元符二年,你已经认识明诚了吗”
根据原来的发展,她与赵明诚的相识,应该是在两年后的靖国元年。
李清照摇了摇头。
“並不认识,我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