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还在安安稳稳地做他的征北大將军,根本就不可能有造反的心思。
即使大哥亡故,朱允上位,当时的他同样没有造反的心思。
他只是想守著一亩三分地,好好地过日子。
但是朱允实在是太过分了。
周王朱,齐王朱博、代王朱桂,岷王朱梗先后被贬为庶人,湘王朱柏为证明清白,自焚而死。
当时已在诸王之首的他,朱允显然也不打算放过。
先后调集眾多官员,渗透到北平府中。
並且,在北平周围,设下重兵,目的直指当时身在北平的他。
朱允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他的命。
不只是他,还有妙云,高炽,高煦,高燧。
这触碰到他的逆鳞。
伸头一刀,缩头同样一刀,还有的选吗。
虽然先前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先例,但是为了一家老小,他还是踏上了造反之路。
同李世民八百府兵发动玄武门之变一样,他依靠八百亲卫,发动了靖难之役。
事实证明,他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不过,朱允失踪,朱允熥,朱允俩兄弟被他安排到凤阳守灵。
如今,再次见到大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一旁的徐妙云,注意到了朱棣那略有些紧张的神情。
她抓住了朱棣的手,眼神中儘是宽慰之色,
徐妙云的支持,也是令得朱棣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
等待了约莫两刻钟的事时间,朱標姍姍来迟。
在见到院子里有如此多的人时,朱標也略微愣神了片刻。
据他所知,爹此行应该是去抓老四,但是,怎么带了这么多人回来
不过,隨著朱標的目光在人群中搜索了一圈,他发现,到此的都是熟人。
老四以及妙云,与洪武十六年的他们,差別极大。
特別是老四,少了一份年轻气盛,多了一份成熟稳重,身上还有些许皇者的气度。
徐允恭以及李景隆同样如此,已从一个十余岁的少年,变成了如今的中年。
但是有一人,朱標差点没认出。
那就是高炽。
与洪武十六年相比,眼前的高炽明显胖了很多,要不是看起来较为熟悉的眉宇,恐怕他也无法认出。
在朱標进来的一瞬间,朱棣的目光就聚焦在了朱標的身上。
不会错的,这种平易近人的感觉,就是大哥无疑。
经过几息的时间,朱標来到了眾人的面前。
“大哥,关於允。”
朱棣直接站起身,想要和朱標解释一番。
“老四,我已经知晓了此事,这件事错不在你。”
朱標说完,略微嘆息一声。
允蚊这件事確实做的不好,將叔叔贬为凡人,甚至逼死一个叔叔。
“关於允,允,我已派人前往凤阳召唤他们,大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他们应该便可抵达洪武朝。”
“允,允吗。”
朱標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才五六岁的孩童,那是他的三子,朱允。
而永乐年间的允熥,应该已经到达了而立之年,年岁甚至比他还要大上一些。
至於四子允现,在还並未出生,所以朱標也不知道朱允是何模样,一切都得要等到老四將人送来了。
“老四,麻烦你了。”
朱棣此刻连连摆手,忙说道。
“不麻烦,不麻烦。”
此刻的朱棣,莫名的感觉心头一松,就仿佛压在心中多年的石头,突然被移开了。
他自从篡位之后,篡位的梦魔就一直縈绕在他的心头,他每时每刻都不在想著,百年之后,该如何面对爹以及大哥。
如今看来,他应该算是得到了爹与大哥的认可了。
想到这,朱棣甚至感觉到鼻子有些酸酸的。
“行了,老四,事不宜迟,爹还在洪武朝等著呢,我们快些出发吧。”
“好的,大哥。”
应承完朱標之后,朱棣对著朱標身边的张泊说道。
“店家,妙云与高炽,就拜託你了。”
“放心,judy,包在我身上。”
朱棣只感觉眼前一阵变换,就出现在了一个熟悉的场景。
正是武英殿,不过很显然,是洪武十六年的武英殿。
老朱此刻正坐在先前朱標坐著的位置之上,看到眾人都平安落地,便直接挥了挥手说道。
“既然都抵达洪武十六年了,那就去见一见你们想要见的人吧,至於怎么走,相信也不需要咱告知你们了吧。”
当即,徐辉祖与李景隆两人行完跪拜礼后便离开了,留下了朱棣与朱高煦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