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干活的朱高煦
將朱高燧送出汉王府,朱高煦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他的监督大计,就受到了老爹的传召不过,显然朱高煦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从他刚刚踏入城中的那一刻起,行踪就已经被锦衣卫稟告给了老爷子。
加之他消失十数日香无音信,老爷子是肯定是会召见他,以询问他的去处的。
对此,朱高煦心中已经打定了主意。
他能够前往后世以及其他朝代的这一事,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向老爷子说的。
这可是他的后路。
一个时辰后,朱高煦离开了武英殿。
望著朱高煦离开的背影,坐在龙椅上的朱棣用双指揉掐著眉间,露出些许的疲惫之色。
他还在为立嗣之事而感到头疼。
虽说已经选定了老大作为继承人,但是老大身形肥胖,行动极为不便,一点都没有他老朱家的那种勇猛无比的气势。
与之相对的,老二老三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他们老朱家的种,特別是老二,与他年轻时极为相似。
晓勇善战,勇猛非凡。
但是老二实在是不令人省心。
就比如这次,消失十数日不见踪影,面对自己的质询,竟然什么话也不说,可把他气死了。
念及至此,朱棣口中一声轻喝。
“纪纲。”
几息的时间后,一位身著飞鱼服,面色冷峻的中年男子步入殿中。
其正是如今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臣在。”
“老二这段时间的去处,你可曾打探清楚”
微微俯身,低头看向地面的纪纲,听到朱棣的问题,额头上的冷汗不由得渗淡流下这段时日,即使他发动了锦衣卫上上下的人员,但是还是未能打探出汉王殿下的去处。
这是锦衣卫的失职,更是他纪纲的失职。
一个做事不利的锦衣卫指挥使,下场可想而知。
努力地平復了一番志芯的心情,纪纲开口道。
“陛下,根据臣近日的调查,发现汉王此行仅仅是出了京城,並未出外城。”
“那老二可曾前往一些军营驻地”
“回稟陛下,並没有。”
“那照你的意思是,老二独自一人在外面呆了数十日期间甚至都没有接触任何人”
纪纲深吸一口气,將这些日子的调查结果全盘托出。
“陛下,確实如此,汉王此行仅一人,並未携带府中亲卫,应天府附近军营將领虽有零星几人休沐,但是其行踪皆是有跡可循,也並未发现有人与汉王殿下悄悄会面。”
坐在龙椅上的朱棣,敲击著龙案,低首不言。
他有些想不通,老二这段时间究竟去了哪里。
“行了,下去吧。”
朱棣挥了挥手,示意纪纲退下。
“微臣告退。”
纪纲整个人如蒙大赦,快速地退出了武英殿。
“来人,前往武英殿,將道衍大师请来。”
与此同时,从武英殿出来的朱高煦,並未离开紫禁城,而是直接顺路前往了文渊阁。
本著来都来了的精神,如果不拍一些照片回去,未免太对不起他来的这一趟。
朱高煦迈著虎步,昂首阔地步入文渊阁。
这一番动作,自然引起了在文渊阁中正在编写《永乐大典》眾人的瞩目。
在看到来者是谁后,眾人的皆是有些错。
今日太阳难道是打西边出来了,汉王竟然会来到此地
其中有一人,尤为严阵以待,正是如今大明內阁首辅解縉。
不过,如今的內阁首辅,权力还並不是很大,仅仅是五品官职,仅仅是地位与六部尚书相当。
解縉目光灼灼地看著进入文渊阁的朱高煦,他可太清楚眼前的汉王是什么德行了。
可以说,对方前来文渊阁,肯定没有什么好事。
解縉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一位身著黑衣的僧人身上,恐怕此地,也只有这位,才能够制止汉王了。
朱高煦进入文渊阁后,大致上环顾了一下四周,之后就有些不屑地撇了撇嘴。
在这里的净是一些腐儒。
內阁首辅解縉,一直是老大的忠实拥是,就是这狗日的向老爷子提出的“好圣孙,可旺三代。”
因而,以往他每次看到解縉,都恨不得將对方杀之而后快。
虽说现在他看淡了,但是看到解縉,还是感觉有些噁心。
礼部尚书郑赐,身为太子少保,同样是老大那一方的人。
其余的一些文臣,那就上不得台面了。
朱高煦刚想喊人带他前往《永乐大典》的所在地,结果没想到,在人群中,他看到了一个光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