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满是激动:
“亲娘嘞!咱们这平头百姓,这辈子还能接到圣旨,这都是托了阿念的福!”
时念却没跟着笑,转身往书房走,语气沉稳:
“来书房议事,咱们得尽快定下筹备框架。”
她把圣旨铺在案上,快速分配任务:
“张珂源,你今日就去户部对接款项,把每一笔支出的用途、额度都记清楚,列成明细台账,别给人留下话柄;”
“阿福,你去盛京书院找何山长,调阅南齐民生相关的旧案典籍,重点找赈灾、办学、利民工程类的记载,和蓝星故事对应整理。”
“比如用青州赈灾案配蓝星的大禹治水,用永州书坊办学配孔子周游列国。”
阿福接过任务,眼里满是干劲:
“我这就去!何山长之前跟我提过,书院有一本《南齐民生考》,里面记了不少历代利民政策,正好能用上!”
张珂源也点头应下:“放心念姐,我会跟他们把款项用途核对清楚,绝不让他们苛扣一分银子,也不让人挑出毛病。”
两人刚出门,晚晴匆匆进来:
“念姐,苏湄让人传消息来,说昨夜盯梢后院的黑衣人全撤了,会不会是静妃那边有新动静?”
时念指尖顿了顿,随即了然。
苏湄手里的于国公私账是致命证据,静妃不敢贸然硬抢,怕闹大了暴露自己当年勾结于家的事。
如今撤去杀手,不过是换了更隐蔽的方式。
她对晚晴道:“让苏湄继续在后院安心养伤,别露面;”
“阿福那边我会叮嘱,让他多派两个可靠的伙计守着后院门。”
“再跟顺天府打声招呼,让巡逻差役多留意巷口动静。”
静妃撤人不是怕了,是在等机会。
静秀宫内,秋阳落在殿内暖意融融,却驱不散静妃眼底的寒意。
她捏着杀手传回的密信,指尖用力,把信纸捏得皱成一团。
苏湄藏在怡红院,身边不仅有怡红院的伙计守护,顺天府还特意加派了差役巡逻。
如今硬抢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让账册的事传到南齐帝耳中。
“嬷嬷,那些人都撤回来了没?”
静妃开口,声音冷得像寒冬的冰:
“留几个人去怡红院附近的茶棚、酒肆蹲守,记清楚进出怡红院的每一个人,尤其是苏湄的动向,有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刘嬷嬷愣了愣,不解地问:“娘娘,就这么放过苏湄?”
“万一她把账册交给时念,再递到皇上面前……”
“放过?”
静妃冷笑一声,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裂纹斑驳的青瓷瓶,轻轻拂过瓶身,眼神阴鸷。
“本宫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等文盛之会开始,皇上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时念和文化展示上,到时候再动手,既不会引人注意,还能把私藏罪证的帽子扣在时念头上。”
时念筹备文盛之会本就惹人眼红,再加上藏匿罪证的罪名,南齐帝就算再信任她,也饶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