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让大道本身变得更加精妙、更具包容性;
另一部分信仰之力,会通过各地的雕像锚点温和反馈。
并非直接赋予信徒强大的修为,而是滋养其灵智、稳固其道心,帮助那些虔诚追随“万物惊”
大道的妖族,如今更应称之为“道途追随者”
,化解修行瓶颈、抵御心魔侵扰,这份反馈低调而普惠,不彰显任何“神迹”
;
此外,他还会尝试以信仰之力为“能源”
,施展大范围的普惠性神通。
比如在贫瘠的妖族聚居地降下“灵雨”
,滋养土地、催生灵植,为众生提供生存之基;
或是在蒙昧之地释放微弱的“慧光”
,潜移默化地启迪生灵灵智,让更多非妖族的弱小生灵也能受益。
这所有运用,都不会凸显他个人的威能,只让众生感念“万物惊”
大道的益处,进一步夯实“圣道”
的民心根基。
最后,“成圣”
的核心在于自身。
无论外在规划如何完善。
若自身德行与实力不足,终究无法驾驭信仰洪流、承载“圣”
之位格,因此自身的修行绝不能有半分松懈。
“
圣”
之所以为“圣”
,不仅在于对众生的贡献。
更在于自身对天地大道的感悟达到极致,实力足以支撑起“教化众生、引领大道”
的责任。
未来的修行之路,他会同时兼顾本尊独孤信与分身龟太郎的成长:
本尊会深入探索天地法则,尤其是与“灵智”
“教化”
相关的法则,不断提升修为境界,筑牢“圣道”
的实力根基;
分身则会继续行走于世间,一边践行“启智”
之事,积累“立德”
之功,一边从众生的修行感悟、天地的细微变化中,汲取完善“万物惊”
大道的灵感。
他必须确保,自身修为的提升度,始终能跟上信仰洪流增长的度。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驾驭这股磅礴之力,既不被信仰之力同化,失去自身本心,也不被其反噬,落得道基崩塌的下场。
“圣”
是规则的制定者与引领者,而非被信仰束缚的“泥塑木雕”
。
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在“圣道”
上走得坚定,才能在未来真正实现脱。
这条“圣道”
远比单纯的“神道”
艰难百倍。
“神道”
只需汇聚信仰、壮大自身,短时间内便可拥有强大威能;
而“圣道”
需历经漫长岁月的积累,需坚守不变的道心,需立下惠及万代的宏大功业,每一步都要脚踏实地,容不得半分投机取巧。
但龟太郎心中毫无畏惧,反而充满了坚定与期待:
一旦“圣道”
功成,其位格将远那些依赖信仰的寻常神只。
不再受限于信徒的存亡、不再被神职与神格束缚。
真正实现自在脱,与天地同尊,与大道同行。
而“万物惊”
大道,也将成为滋养后世、光耀万古的不朽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