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酒一饮而尽。
周延儒和温体仁见状,也纷纷举杯,一饮而尽,那酒水顺着喉咙而下,似是将三人此刻的决心也一同浇灌进心底深处。
酒过三巡,三人又就那围剿保宁府的诸多细节细细商讨起来,从粮草的运输路线,到各路大军的配合时机。
再到万一遭遇变数的应对之法,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斟酌,言辞之间,皆是对这场战事的重视,对大明国运的牵挂。
直至夜色渐深,窗外的街巷都没了行人的声响,三人才带着几分醉意,却又怀揣着满满的壮志,各自起身,准备离去。
周延儒是最后一个离开的,看着两人离开的马车,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他怎么可能是真心的。
只要战争胜利,他就是最大的功臣,谁都不能威胁到他辅的地位,暂时联合也就只是权宜之计。
不过能结成联盟也好,至少在这一件事上不会掣肘,一切都是为了这场战争。
很快,朝廷动了起来,已经腐朽的官员体系开始高运转,无数的文书开始往全国各地。
无数的传令兵去往各个军营,开始调集士兵,也有无数人在串联,要在这一场盛宴里分一杯羹。
也有人前往了关外,给建奴传递大明的消息,总之,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运作中,整个大明都在高运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