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户部调来的数据也送到了陈砚案前。
他逐项核对,现渭南一县去年实征粮税比登记田亩应缴之数高出近两成——明显存在额外摊派。
他把这份报表单独抽出,压在砚台底下。
半月过去,第一批反馈文书陆续送达。
渭南县令奏报,境内十七村因灌溉便利,麦苗长势良好,预计收成可增二成;栎阳市集人流日增,布匹价格回落一成五;频阳已有三名里正因私加赋被百姓投书举报,巡查吏已介入调查。
陈砚站在咸阳宫望楼之上,手持最新快报,沉默良久。
楼下街巷行人往来,车马渐多。
一名传令兵骑马奔入宫门,扬尘未歇。
他转身走下台阶,命人取来李婉所拟《惠民六条》,下令誊抄百份,分送各郡守参阅。
三日后,栎阳县衙前竖起一座铜箱,高约三尺,上有投书口,刻“民本”
二字。
日无人靠近,次日清晨,有老农远远观望良久,最终快步上前,塞入一封短笺,随即转身离去。
箱内共收到八封状纸,其中五件属实。
巡查吏立即提审涉事吏员,追回多征粟米六十石,当场退还村民。
消息传开,其余两县百姓也开始投书。
有人举报里典强征劳役,有人控诉仓吏克扣救济粮。
每一封都被认真登记,限期核查。
李婉每日汇总情况,整理成简报送御前。
陈砚批阅时不再多言,只在关键处画圈,或写下一两个字:“查”
“准”
“”
。
一个月后,渭南新粮入库,县令上报,今年夏粮总量比去年实收多出一成八。
百姓家中存粮明显增多,集市上肉菜交易量上升。
陈砚再次登上望楼,手中拿着一份刚送来的记录:三县共放改良水车二十八具,修复渠堰十一处,新开荒田三百余亩。
他放下文书,望着远处城门外的田野。
麦浪起伏,隐约可见农人弯腰收割的身影。
一名内侍轻步走近:“陛下,少府令派人回报,最后两具水车已运出城。”
陈砚点头,正要转身,忽听楼下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抬头望去,一名巡查吏正快步穿过庭院,手中紧握一封火漆密函,衣襟沾着尘土,显然是连夜赶回。
他拆开封口,抽出纸页扫了一眼,脸色微变。
抬起头时,陈砚的目光恰好落在这人脸上。
那人嘴唇动了动,刚要开口——
陈砚的手指已在案上敲出三下节奏。
